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敝庐既非广,隙地不盈寻。
四时乏花果,閒日来一禽。
虽无灌木荫,密云有时阴。
俯仰茅茨下,随事称予心。
岂无桐与丝,此曲贵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惠阳的一个简陋小屋中的生活情景。小屋狭小,空间不足,四季缺乏花果的装饰,偶尔有一两只鸟儿来访。虽然没有茂盛的树木遮荫,但偶尔会有乌云蔽日。诗人在这简陋的茅屋下,随遇而安,一切符合他的心意。
他并不缺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工具,如桐木制成的乐器和丝弦,但他更看重的是知音的存在。在旅途中,诗人常常感到时间的紧迫,难得有闲暇赋诗自娱。最近两天,他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创作了四首诗,而这首是其中的第二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一种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不详
渊明生大晋,鸿冥鼎革间。
弃官归栗里,漉酒开襟颜。
悠然赋新诗,无伪真自还。
饥来常乞食,怀抱何幽閒。
虽自甘愚贱,此士难追攀。
六十未云至,五十已有馀。
耳顺岂我能,知命亦非馀。
为吏固不敢,躬耕气力虚。
开窗读史册,往事多欷歔。
韩仇锥既误,荆卿剑亦疏。
愿言逐夸父,虞渊追日居。
结爱为兄弟,恩情共骨肉。
抗心同白水,明信炳如烛。
欢娱未有时,邈若参商宿。
行客非岁月,相见岂能卜。
海犀不远水,梁燕知春归。
而我连枝树,万里各天涯。
寄书尚盈袖,努力尚有辞。
一展不忍读,再展泪横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