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雷阳有感二首(其一)

梦中曾过鬼门关,敢冀君恩听北还。

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潸。

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

归去梁溪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初发雷阳有感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雷阳出发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首句“梦中曾过鬼门关”,以梦境中的经历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同时也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接着,“敢冀君恩听北还”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君王的恩赐,希望能够返回北方的心愿,但又不敢轻易期待,流露出一种矛盾与无奈的情绪。

“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潸”两句,通过家庭成员的陪伴与仆人的牺牲,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忠诚仆人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危险。

“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环境,风烟弥漫,黄茅瘴气笼罩,山路崎岖,赤脚蛮族居住,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所面临的恶劣条件和异域风情。

最后,“归去梁溪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预示着诗人可能会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忧虑;既有对亲情的眷恋,也有对官场的厌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织,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初发雷阳有感二首(其二)

馀生幸尔脱垂涎,鸡肋安能拒老拳。

万里得归辞瘴海,三年奔命厌征轩。

采薇散发嵇中散,开灶烧丹葛稚川。

此去山林如脱兔,这回且结好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琮师送至城月驿戏成两绝句以答其意(其一)

衲子来参去不辞,何劳飞锡远相追。

赠师银布牢收取,便是金襕付嘱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琮师送至城月驿戏成两绝句以答其意(其二)

好住湖岩摄此心,有缘终会有知音。

梁溪老去孤峰顶,月白风清难更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立春日龙化道中得家问诸季已挈家渡浙江如剑川又闻江西颇有群盗啸聚遂决意由五羊趋循惠潮阳假道闽中以归偶成三篇时十二月十九日(其一)

东君又换一年春,迎我来从瘴海滨。

已觉山川有佳气,更询道路得通津。

欲寻勾漏丹砂令,与访罗浮紫府人。

清梦相符缘契合,便须脱屣谢埃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