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初发雷阳有感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雷阳出发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首句“梦中曾过鬼门关”,以梦境中的经历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同时也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接着,“敢冀君恩听北还”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君王的恩赐,希望能够返回北方的心愿,但又不敢轻易期待,流露出一种矛盾与无奈的情绪。
“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潸”两句,通过家庭成员的陪伴与仆人的牺牲,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忠诚仆人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危险。
“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环境,风烟弥漫,黄茅瘴气笼罩,山路崎岖,赤脚蛮族居住,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所面临的恶劣条件和异域风情。
最后,“归去梁溪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预示着诗人可能会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忧虑;既有对亲情的眷恋,也有对官场的厌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织,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