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淬龙泉剑

欧冶将成器,风胡幸见逢。

发硎思剸玉,投水化为龙。

讵肯藏深匣,终朝用刜钟。

莲花生宝锷,秋日励霜锋。

鍊质才三尺,吹毛过百重。

击磨如不倦,提握愿长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欧冶子打造的兵器即将完成,恰好遇到风胡子这样的鉴赏者。
刀刃在硎石上琢磨,期待能像切割美玉一样,投入水中化身为龙。
它怎肯被长久地藏于深邃的剑鞘,整日里都在砍击钟声中展现力量。
如同莲花般生长出珍贵的剑脊,秋天的寒霜更砺其锐利的剑锋。
这把剑只有三尺之长,却能轻易穿透百层布料。
无论经过多少次击打和磨砺,都毫不疲倦,只愿永远陪伴在手边。

注释

欧冶:古代铸剑大师的名字。
将:即将。
成器:完成制作。
风胡:古代著名的剑术家。
幸:有幸。
见逢:相遇。
发硎:磨砺刀剑。
剸:切割。
玉:比喻精美的事物。
投水:象征变化或升华。
化为龙:形容剑的威力强大。
讵肯:岂肯。
藏:隐藏。
深匣:深剑鞘。
终朝:整天。
刜:砍击。
钟:钟声。
宝锷:珍贵的剑脊。
秋日:秋天。
励:砺炼。
霜锋:寒霜般的锐利剑锋。
鍊质:锻造的材质。
三尺:剑身长度。
吹毛:形容剑的锋利。
过百重:穿透百层。
击磨:反复打磨。
倦:疲倦。
提握:握持。
愿:希望。
长从:长久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锻造匠师对待工艺的态度和技艺的高超,以及对待珍贵材料的敬畏之心。开篇“欧冶将成器,风胡幸见逢”表达了匠师在制作剑器时的细致入微,每一次遇到优质的金属都如同与旧友重逢,充满喜悦。

接着,“发硎思剸玉,投水化为龙”则形象地描绘了锻造过程中对材料的精雕细琢,以及最终作品的非凡气势,仿佛剑器在水中化作生动的龙形,彰显了匠师的高超技艺。

“讵肯藏深匣,终朝用刜钟”表明匠师对于自己的杰作绝不隐瞒,一直至于使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来雕琢,每一次敲击都如同晨钟般清脆动听,传递出匠师的自信与骄傲。

“莲花生宝锷,秋日励霜锋”则通过莲花与剑锋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作品的精致与坚韧,以及在秋日寒冷中更显锋利。

“鍊质才三尺,吹毛过百重”表达了匠师对于材料的选择极其严苛,即使是短小如三尺的剑材,也要经过层层筛选,确保其品质上乘。

最后,“击磨如不倦,提握愿长从”则展现了匠师对工艺的执着与热爱,无论是击打还是研磨,都不感到疲惫,只愿随作品长存。

整首诗通过对剑器制作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匠师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展现了古代匠人对于工艺的敬业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

收录诗词(56)

裴夷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色满皇州

寒销山水地,春遍帝王州。

北阙晴光动,南山喜气浮。

夭红妆暖树,急绿走阴沟。

思妇开香阁,王孙上玉楼。

氛氲直城北,骀荡曲江头。

今日灵台下,翻然却是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亚夫碎玉斗

雄谋竟不决,宝玉终不爱。

倏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环佩。

霜洒绣障前,星流锦筵内。

图王业已失,为虏言空悔。

独有青史中,英风观千载。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扬州寄诸子

千里隔烟波,孤舟宿何处?

遥思耿不眠,淮南夜风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

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

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

何必销忧凭外物,祗将清韵敌春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