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唤山民亦此来,苍浪犹带野田埃。
秋风吊古琴三叠,夜雨论文酒一杯。
巨笔泻成鹦鹉赋,细书飞过凤凰台。
恨君不入秋堂琐,校定雄文鼎亚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书籍和学问的热爱。
首句“谁唤山民亦此来”,山民可能是指隐居于深山之中的士人,他们也像诗人一样前来到这片土地。这里通过山民的行动,展现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回应和呼应。
接着,“苍浪犹带野田埃”描绘了一幅秋天田野的景象,其中“苍浪”即是长满了苔藓的荒废之地,而“野田埃”则是指农田中残留的泥土和杂草。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第三句“秋风吊古琴三叠”,秋风在这里成为了唤起古老旋律的工具,"古琴三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怀念和追求。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种媒介。
“夜雨论文酒一杯”写出了诗人在夜晚细雨中品味酒水,研究文献的场景。这里的"夜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而“论文酒一杯”则展示了诗人的学问生活,以及通过饮酒来调剂心情的习惯。
在“巨笔泻成鹦鹉赋,细书飞过凤凰台”的两句中,“巨笔”和“细书”分别代表了不同风格的文笔。"鹦鹉赋"可能是指一种华丽而繁复的文章,而“凤凰台”则象征着高贵、非凡的文学境界。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示了自己的文采和对书写艺术的掌握。
最后,“恨君不入秋堂琐,校定雄文鼎亚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优秀文章的追求。"秋堂"可能是指一个适合于秋天阅读与思考的地方,而“校定雄文”则意味着对文学作品的严格审视和修订,力图达到最高标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展现学问生活,构建了一个充满文学气息和深远意境的世界。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旧日曾来处,厅寒云月閒。
坐忘无局务,起晏不朝班。
苔竹关幽事,湖山怪老颜。
一生忧治世,今转觉多艰。
谁放词林出一头,穷愁自欲著春秋。
传杯有手堪持蟹,解佩无刀可买牛。
何苦文章惊海内,已甘烟雨老岩幽。
芷汀兰渚离骚在,付与春江自在流。
未论知己定谁欤,却恐春皋失故吾。
穷老不随时世薄,行藏犹识圣人污。
陶元亮已觉今是,祁孔宾毋费夜呼。
便拟耕桑教豚犬,不令渠辈指之无。
寒入吟肩兀蹇鞍,灞桥风雪几跻攀。
诸贤有意起更化,老我无能悔出山。
谈到时文真破碎,情知吾道转间关。
武元衡事传闻否,倦翼孤飞正欲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