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早发鲟鱼苦雨三叹

萧凄昏旦彻,羁魂习无吪。

明发桡声动,望眼出支沱。

东风吹日气,闪忽下江波。

挂席循风意,欹危逐流颇。

转盻空矇接,朝晖或有罗。

舟入云中去,人疑天上过。

青山四俯仰,绿岸两蹉跎。

山花不自繇,宛转醉颜傞。

岸草澌纷下,鼓浪赴奔涡。

而我扁舟者,对之黯怀多。

因念春事足,霏霏意若何。

冱寒伤豆麦,不但客情磨。

客情为霮䨴,邈邈想春和。

淋漓春易伏,还惊节序梭。

飞扬从极浦,浩荡自为歌。

恐复嗔江伯,题诗不敢呵。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风雨中的舟行体验,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萧凄昏旦彻”描绘了清晨的凄凉与昏暗,预示着旅程的艰难。接着“羁魂习无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随着天色渐明,“明发桡声动”,诗人开始划船,希望摆脱困境。然而,风起浪涌,船只摇晃不定,“挂席循风意,欹危逐流颇”,形象地展现了航行的危险与不稳定。

“转盻空矇接,朝晖或有罗”描述了船只穿梭于雾气之中,偶尔能见到一线曙光。接着“舟入云中去,人疑天上过”夸张地表现了船只在云雾中穿行的壮观景象,仿佛人在云端漫步。

“青山四俯仰,绿岸两蹉跎”描绘了两岸的景色,青山绿水,生机勃勃。然而,“山花不自繇,宛转醉颜傞。岸草澌纷下,鼓浪赴奔涡”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山花虽美却无法自由绽放,岸边的草木随波逐流,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漂泊。

最后,“而我扁舟者,对之黯怀多”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他思考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忧虑严寒对农作物的影响,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歌。在这样的旅程中,诗人既欣赏美景,也反思人生,情感丰富而深沉。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过彭泽口号

苍茫鼓泽口,陶公今在么。

解带三朝事,清风万古多。

我来空怀曩,归去词可歌。

长叹流洄客,七载五相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三十日立夏

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

荐夏于天后,与春遂同升。

馀此一日位,授受何绳绳。

得序悠然退,自奉反无凭。

所立将为嗣,责卸非其称。

相彼朱明质,宣严日以承。

遂使氤氲泽,转见解阜能。

成兹作讹职,而得东南朋。

长物者夏功,于春本无矜。

得人者春德,于夏亦无增。

平开任让局,不第水火乘。

时情怀知己,真如有待兴。

迈往虽冲赫,炎光不遽蒸。

竭代终何见,乍从永昼徵。

长羸效厥司,南薰日腾腾。

始信转候力,俄遣惊时膺。

错行视兹节,感变获其恒。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宿州道中微雨望前山行云

竟日断青山,云根于何植。

弥空绝飞云,雨意于何测。

旷野落平荒,纵有难遽识。

情炎拂夏威,遂与征途逼。

怀此周道阴,翻怪山情匿。

晨驱宿途中,忽动前山色。

合沓萃冥苍,行岫俄先得。

凉薰反其吹,霢霂旋飞北。

飘闪下日晖,光尘次以克。

坐使烟颜除,旦昏收爽息。

百里分近遥,迷茫昏黛即。

始信肤寸功,卓哉孤嶂力。

奇峰何足誇,君看垂天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过细柳营

柳弱阵则坚,军容见诸此。

转令弱者坚,将略因可视。

孙武鼓妇人,水火咸可使。

淮阴将多多,还能驱背水。

治军亦何常,一风拂柳耳。

俄作步伐观,所向必齐止。

俄作临敌思,所前必披靡。

令寂闻行声,进退随麾指。

宛彼大块吹,枯荣肃以起。

云雷动其驰,一气奔远迩。

所重心力同,不但军礼始。

军礼传于今,谁非介胄拟。

权贵慑其心,何必誇天子。

风鹤预闻声,全壁安足恃。

卓哉坚卧人,当年别有以。

试观棘灞中,纷纷儿戏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