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来少嬉游,俗事日相耗。
南园只城外,累月不一到。
花香雨后歇,树色风中老。
惟有岩下泉,犹能涤幽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时间流逝与世事纷扰之间的矛盾。开篇即指出春天来临,自己却因俗务缠身而难以尽情游乐,这反映了一种生活中的无奈和对自由自在状态的渴望。
“南园只城外,累月不一到。”这里的“南园”很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自然空间,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亲近自然的心境,既有对美好场所的怀念,也有对于无法如愿以偿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花香雨后歇,树色风中老。”则具体描绘了春天景象。这里的“花香”在雨后的淡雅与“树色”在风中的苍老,共同塑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却又带有时光流逝感慨的画面。
最后两句,“惟有岩下泉,犹能涤幽抱。”中,“岩下泉”象征着不变的自然之美与生命力,这也许是诗人在忙碌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即便是在无法亲近南园的情况下,也希望能够保持一份内心的清澈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与世俗纷扰之间矛盾的心境。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伏日当饮酒,南城会群贤。
开樽荫碧树,移席临清泉。
浩意脱尘土,高怀轶云烟。
早归休信俗,须待月娟娟。
忆昔宴华堂,金徽导幽意。
虽知取名贱,越礼奉君子。
相期本同穴,谁复耻犊鼻。
一见茂陵人,烟霄与泥滓。
愿言保新爱,妾以甘自弃。
恩义薄所终,多生于富贵。
祇园隐城角,开轩极幽邃。
日影转不到,居常抱秋气。
余兹度炎燠,一局忘万事。
扰扰门外人,谁知此中意。
蜂齧红蕊烂,虫啼碧丛短。
秋风略地起,惟有苍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