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现宰官身,成佛当先谢灵运;
未除文字障,后生合是韦苏州。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联的形式,将两位古代文人的名字巧妙嵌入其中,既是对赵训导师的哀悼,也暗含了对逝者学问与风范的赞誉。
“曾现宰官身,成佛当先谢灵运”,这里以“宰官身”指代黄丈的身份,用“谢灵运”来比喻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地位,暗示黄丈如同谢灵运一般,在文学领域有着非凡的贡献和影响力。“成佛”一词则表达了对其人格高尚、道德修养的极高评价,寓意黄丈在精神层面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未除文字障,后生合是韦苏州”,“文字障”在这里指的是文字创作上的障碍或局限,意指黄丈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为后来的文人树立了典范。“韦苏州”则是对黄丈文学风格的一种赞美,韦应物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这里用“韦苏州”来形容黄丈的文学风格,表明其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对联形式,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更对其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展现了对黄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不详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彭泽赋归来,一卷新诗常自讽;
襄阳数耆旧,百年轶事有人传。
杜老感流离,溯悲秋夔府,感事陈涛,著作经余一手定;
桥公有要约,叹遗构崇川,停棺萧寺,死生负汝百年期。
白社同游,壁上旧题犹满眼;
紫琅重到,轩前新绿已销魂。
自康成不为乡里所容,衰绖出游,恸哭犹思临别赙;
惟孟坚实预修纂之事,宬编商订,蹉跎只恨未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