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身从吏役,驱车涉穷山。
日落阴景晦,天高风气寒。
岂无斗酒资,独酌谁为欢。
一杯且复醉,百念中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茅舍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孤独与感慨。首句“出身从吏役,驱车涉穷山”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劳碌,奔波于偏远山区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苦涩。接着,“日落阴景晦,天高风气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昏暗、寒冷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岂无斗酒资,独酌谁为欢”一句,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即使有酒可饮,却无人共享的孤独感。这里的“斗酒资”不仅指物质上的酒,也暗含了精神上的慰藉与陪伴。接下来,“一杯且复醉,百念中阑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绪,通过饮酒暂时忘却烦恼,但内心深处的百般思绪却难以平息,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与挣扎,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通过诗人与酒的互动,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空堂寒夜月华清,独宿凄凉梦不成。
欲向阶前舞凌乱,手持杯酒为谁倾。
把酒江头烟雨时,遥知江树已芳菲。
应怜倦客荒茅里,落尽梅花未得归。
休暇曹事简,登高恣窥临。
徜徉偶此地,旷望披尘襟。
落日瞰远郊,暮色生寒阴。
欢娱未云已,更欲穷幽寻。
行披茂树尽,豁见沧溟深。
恨无双飞翼,往诣蓬山岑。
新亭夙所闻,登眺遂兹日。
极目但苍茫,前瞻如有失。
烟鬟稍呈露,众岭方含郁。
长啸天风来,云散空宇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