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时不共作荣华,死后随车强叫唤。
齐头送到墓门回,分你钱财各头散。
这首诗以一种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人生与死亡的主题。它描绘了生前不共享荣华富贵,死后却因争夺遗产而互相叫唤的情景。诗中通过“齐头送到墓门回,分你钱财各头散”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死亡面前的自私与贪婪,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极度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人性的反思。
不详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我肉众生肉,形殊姓不殊。
元同一性命,只是别形躯。
苦痛教他死,将来作己须。
莫教阎老断,自想意何如?
粗行出家儿,心中未平实。
贫斋行则迟,富斋行则疾。贪他油煮?,我有波罗蜜。
饱食不知惭,受罪无休日。
不愿大大富,不愿大大贫。
昨日了今日,今日了明晨。
此之大大因,彼之大大身。
所愿只如此,真成上上人。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
满堂何所用,妻儿日夜忙。
行坐闻人死,不解暂思量。
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
图谋未入手,祇是愿饥荒。
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