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寿隆上元五首(其五)

几年踪迹远中台,梦想传柑宴斝开。

懒拥牙旗穿市去,纵看玉李堕天来。

从教独照青藜炬,莫使轻吹画角梅。

也有江风浮綵巘,坐令形势卷东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多年来足迹远离朝廷,常常梦想着柑宴的盛况。
懒得率领仪仗队穿过市场,即使看到美玉般的李花飘落天际。
任由独自照亮手中的藜杖火炬,不要轻易吹响画角梅花的乐曲。
江风吹拂着彩云山峦,仿佛能席卷东莱的壮丽景色。

注释

踪迹:行动的痕迹,这里指仕途。
中台:朝廷中心。
梦想:向往的景象。
柑宴斝开:柑橘宴会上的饮酒之乐。
懒拥:懒得携带。
牙旗:古代官军的仪仗旗帜。
玉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天来:形容从天而降。
从教:任凭,听任。
青藜炬:藜杖上的火把,古代学士夜间读书所持。
画角梅:画有梅花图案的乐器,常用于军中报时。
江风:江边的风。
綵巘:彩色的山峰。
形势:地势,形势。
东莱:古代郡名,这里泛指东方的领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唐寿隆上元五首》中的第五首,描绘了诗人远离朝廷后的内心世界和对上元节(元宵节)的想象。首句“几年踪迹远中台”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远离政治中心的漂泊感。接下来的“梦想传柑宴斝开”则借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寄托了他对往昔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懒拥牙旗穿市去”写出了诗人的疏懒心态,不愿再参与繁复的官场应酬,即使美景当前,如“玉李堕天来”,也无心欣赏。他更愿意独自享受清静,照亮自己的道路,即“从教独照青藜炬”。

“莫使轻吹画角梅”暗示了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喧嚣打扰,即使是节日的号角声也不能轻易打破他的心境。最后两句“也有江风浮綵巘,坐令形势卷东莱”以江风和山景为背景,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表达出诗人期待在自然中找到平静与归宿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心境与上元节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其四)

山褰云色暗阳台,俄复晨曦万里开。

行雨忽随新梦断,春风还似故人来。

精神总属陶潜柳,燮理须归傅说梅。

已共此邦同乐岁,更须躬稼辟田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其三)

名章络绎走陪台,得对春风一笑开。

楼外未知明月出,袖中疑有夜光来。

秀如王子登门竹,味胜曹公止渴梅。

已向歌谣挹和气,预知丰稔变污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其二)

明月升天镜上台,灯如莲沼万枝开。

恨无立部歌仍舞,空有游人往更来。

续法未能窥佛祖,赓歌聊得继欧梅。

壮心消尽嬉游兴,矧复斑衣怅老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贾阁老三首(其三)

西云十日结重阴,葵箑桃笙自不禁。

书帙有缘灯耿耿,酒杯无伴雨沉沉。

君恩未报空怀禄,民瘼难医只愧心。

为问野麋何处好,莺鸣雕槛隔长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