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贵州周巡按子贤还朝

忆昨贵阳相见时,朱榴花开光景迟。

言论侃侃见节操,边城五月清霜飞。

海内相逢恨不早,忧时每见杜陵诗。

夜郎西来有逆顺,苗獞亦知事锄犁。

草中狐兔不足数,道上豺狼犹自肥。

去年天王狩东都,不知何日还宫阙。

南国地远无消息,沧海日暮空愁思。

只今济时须公等,袖中短疏安所为。

喜今簪笔朝天去,坐见一日新朝仪。

从此鸾舆罢游幸,九重端拱问疮痍。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贵州周巡按子贤还朝》由明代诗人杭淮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忆昨贵阳相见时,朱榴花开光景迟”,诗人回忆与友人在贵阳相聚的场景,朱红的石榴花在初夏的时光里绽放,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颔联“言论侃侃见节操,边城五月清霜飞”则通过友人的言谈举止,展现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即使是在边疆五月,清霜飞舞的艰苦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韧。

颈联“海内相逢恨不早,忧时每见杜陵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更早与友人相遇的遗憾,以及在忧国忧民之时,常读杜甫诗歌以求心灵慰藉的心境。尾联“夜郎西来有逆顺,苗獞亦知事锄犁”则描绘了西南地区社会变迁的景象,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在努力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中间部分“草中狐兔不足数,道上豺狼犹自肥”形象地比喻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与险恶,暗含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接着,“去年天王狩东都,不知何日还宫阙”借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南国地远无消息,沧海日暮空愁思”则抒发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广阔天地的孤独感。

最后,“只今济时须公等,袖中短疏安所为”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期待,希望他们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喜今簪笔朝天去,坐见一日新朝仪”则是对友人即将赴任的喜悦与祝福,期待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展现出风采。“从此鸾舆罢游幸,九重端拱问疮痍”则寄寓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关注民生疾苦,结束不必要的出游,专心治理国家。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相思行寄中州和大龄

与君一别后,两见滁花开。

花开花落自春色,思君高卧梁王台。

梁王台深三尺雪,哀弦急管缘云切。

至今风流空耳闻,秖见台高上新月。

明月照君心,手弹绿绮琴。

夜静声激烈,谁为听君音。

罢琴对酒还复歌,春风万里吹黄河。

相思欲见知何地,雪台竹色今如何。

形式: 古风

送周中丞贞庵北行次韵

忆君五年不得见,一见匆忙何即别。

金函将贺世室成,玉佩趋朝寸心热。

关山苍茫岁云暮,癯形千里当冰雪。

愿君努力加餐饭,马上重裘慎朝发。

长安腊尽春色回,喜气风云动城阙。

宠沐君恩拜舞馀,缅想应回二三月。

琅琊山深紫霞烂,欧子亭高白石裂。

期君此时须少留,置酒花间候车辙。

形式: 古风

送马参将治守备燕河

将军勇锐富才略,东方大盗不足平。

此日秋风洒金甲,送君北上燕河营。

燕河逼临古塞外,犯边轻我无备兵。

古人重守不重战,此行须尔为长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画松

登堂忽讶生烟云,错落长松偃东壁。

老干半作虬龙形,枝叶长留岁寒色。

古来画者有韦偃,近时廷章亦可师。

但留一干在人世,已觉涧壑无馀姿。

更添白石相撑倚,日照苍苔净泥滓。

摩娑不觉毛发寒,五月高堂朔风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