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松

登堂忽讶生烟云,错落长松偃东壁。

老干半作虬龙形,枝叶长留岁寒色。

古来画者有韦偃,近时廷章亦可师。

但留一干在人世,已觉涧壑无馀姿。

更添白石相撑倚,日照苍苔净泥滓。

摩娑不觉毛发寒,五月高堂朔风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画松》由明代诗人杭淮所作,通过对一幅描绘松树的画作的细致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诗中首先描绘了画面上的松树,仿佛从画中升起烟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长松的东侧墙壁上。老干弯曲如虬龙,枝叶则保持了岁寒时节特有的颜色,显示出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诗人提到了古代画家韦偃以及近时的画家廷章,暗示这幅画作汲取了前人的艺术精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人特别强调,即使只留下松树的一干,也足以让观者感受到自然界的深邃与壮美,仿佛置身于山涧峡谷之中,感受不到其余的景致。

进一步,诗人通过添加白石与日光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使得苍苔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洁净,增添了几分清新的气息。最后,诗人通过“摩娑不觉毛发寒”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画作的深深喜爱与沉浸其中的情感体验,即便是在炎热的五月,也能感受到如同冬日般的清凉与宁静。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洞纪游用万弘德上舍韵

重游名山三月暮,杂花洞口春溟濛。

扪萝累足入地底,逸思飘然凌太空。

举头颠厓若覆盖,琼脂玉乳悬玲珑。

危台百尺俯幽奥,疑与玄圃沧溟通。

中有石笋起撑突,傍觉巨象驮蒙茸。

烟云氤氲不出户,时有石燕飞空中。

蟠拿又如伏虎豹,踊跃或似舞蛟龙。

千态万状接不暇,吐舌骇此造化工。

眼无庐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时淙淙。

把炬搜奇更深入,日午重关掩曈昽。

手抚石床蹴丹田,恍闻玉女歌仙童。

丹田芝荒石床冷,至今修鍊留遗踪。

世上三十六洞天,不知谁者似张公。

吾生足迹半天下,空闻海上有方蓬。

形式: 古风

沈石田与吴心远游罨画溪灯下作画题诗为别石田没而文衡山添一舟貌二公于中今心远亦没矣见画感兴次韵

石田逍遥心远逸,携手共作清溪游。

风吹柳条映沙白,水涵舟楫兼天浮。

画中谁为石田老,潇洒纶巾欹白头。

心远飘然若仙俦,意气已觉凌丹邱。

惜今二老不复作,空使感叹临长流。

赖有衡山补遗墨,清溪明月至今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沐参将崧

故人忆自滇南别,忽忽已是十年馀。

雁飞亦是限南北,不道十年无尺书。

将军勇锐富韬略,有才偃屈空居诸。

吁嗟壮志岂终歇,对酒犹自谈穰苴。

公家老骥适弃野,臂韝苍鹰常待呼。

丈夫功业各有时,幸今南夷宴无虞。

应知静处学不废,好客还似当时无。

春来秋去花满户,尚想棋局临方壶。

形式: 古风

春初有怀卫源阮副使同年

郊原日日春风生,即看卫川花满城。

看花泛水醉不已,拄杖时听黄鸟鸣。

吾乡亦有罨画溪,溪大照见游鱼清。

未由濯足放歌去,春去秋来空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