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慢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形式: 词牌: 长相思慢

翻译

在镇江城楼头、西津渡口,楼有十二层高入云霄。在楼上的阁房里,品着酒以待赏月,夜寒了,就放下帘子挡挡风。居高临下,看着黄昏时镇江城的万家灯火,就像看到了扬州城。于是想起了以前在扬州的一段欢娱生活。歌妓唱着《宛转歌》,很温柔,惬和人意。那座妓楼依河流而居,我曾乘着兰舟寻访美色。
我估量着,自分别以后,你一定每每弹着凄凉的曲调,思念着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着哀怨的词句,思念着你;山山相隔,我们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见,只能把愁恨凝聚在乐曲里和词章里。我屡屡想给你写情书,无奈山高路远,到不了你那边。清晨临镜,白发日渐见多,老态堪羞。有幸的是,你尚未见老,不应像我这样,为衰老而悲伤。秋,寓有衰老意。

注释

铁瓮:镇江(今属江苏)古城名,三国时孙权所筑。
蒜山渡:蒜山渡口。
干云十二层楼:镇江城楼有十二层高,故曰干云。
干云:冲云。
干,冲。
开尊待月:斟上酒等待月亮升起。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掩箔披风:放下竹帘,当风而立。
箔,竹帘子。
披风,挡风。
披,本指分散,此处引申为遮挡。
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歌名宛转:指《宛转歌》,一名《神女宛转歌》。
乡号温柔:即温柔乡。
兰舟:即木兰舟。
秦弦:即秦筝,古代弦乐器,音调凄苦。
相传为秦时蒙恬所造。
荆赋:指《楚辞》。
楚,古称为荆。
联系结句,知此指宋玉《九辩》。
尺素:指书信,古代以生绢作书,故名。
双鱼,指鱼形信函。
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四十里长江边,隔岸与镇江相对,亦作“瓜州”。
晓鉴:早起临镜。
幸:幸亏之意。
于飞:指夫妇好合。
于飞,比翼而飞,喻夫妇好合。
鸳鸯,指情侣或夫妇。
悲秋:秋气萧森,令人伤感,故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铁瓮城和蒜山渡口的雄伟景象,以及扬州夜晚繁华的夜景。高楼直入云霄,酒杯中盛满待月的心情,灯火通明,映照着绮丽的街道。南头的歌声婉转悠扬,扬州以温柔的乡愁著称。倚栏杆俯瞰清澈流水,想象着花荫下系舟的佳人,引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秦弦凄绝,荆赋感人,两地相望,愁绪凝结。词人试图通过书信传递情感,但因瓜洲阻隔,难以送达。清晨对镜,看到自己两鬓斑白,增添了岁月的沧桑。庆幸的是,鸳鸯尚未老去,提醒自己不必过于悲秋,毕竟还有美好的时光可以共享。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失调名(其二)端五词

粽团桃柳,盈门共垒,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形式: 押[真]韵

失调名(其一)

天若有情,天也为人烦恼。

形式: 押[皓]韵

天风海涛亭三首(其一)

全闽乔岳此第一,谁作孤亭俯八垓。

风自天东吹日出,涛从海上挟云来。

振衣千仞知犹健,持节重临愧不才。

回望帝京当北极,紫金佳气护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