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物渺然吁可叹,凭谁指出植鳍翁。
勤伊急向傅岩看,当在君王梦寐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赠相士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不平遭遇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的诗。下面我们来详细鉴赏这首诗。
"人物渺然吁可叹,凭谁指出植鳍翁。"
这两句从宏观角度描绘了社会上的贤才碌落,难以得到认可的现状。“人物渺然”形容人才难寻,且他们处境艰辛;“吁可叹”表达出诗人对此种状况深感叹息。接下来的“凭谁指出植鳍翁”则是说这些隐匿不为世人所知的贤者,有谁能够发现并推举他们呢?这里的“植鳍翁”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在水中生活的神奇生物,喻指那些隐藏在民间的才智之士。
"勤伊急向傅岩看,当在君王梦寐中。"
这两句则具体描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勤伊”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贤能的赞赏;“急向傅岩看”则说明诗人急切地希望能够让这些隐逸之才展现出来,得到官方的认可。这里的“傅岩”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发现人才的地方,比喻朝廷或选拔人才的场所。“当在君王梦寐中”意味着诗人期待这些贤才能够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使是在他们梦中的愿景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未被发现的同情,以及对友人能够得到重用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才俊难以得到适当位置的现实问题。
不详
已分山林著此臞,一科端不补遗馀。
朝来忽遇非常眼,废却窗前半日书。
春风吹袂过溪塘,有客来称铁面郎。
今代贵人甘软媚,可能肮脏倚门墙。
芸香茗供尽清流,十八仙人忆旧游。
要是山中好风月,年来无梦到瀛洲。
羁怀病思不禁秋,又报西风大火流。
梧叶未凋高树翠,薇花不厌小山幽。
燕鸿来往书生老,禾黍高低故国愁。
志士悲秋宁复尔,楼头樽酒漫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