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行二首.乐府(其一)

春花春树本同阴,千枝万叶岂相侵。

春风烂熳春雨淫,深红浅白共销沉。

春条无数惹衣簪,春鸟连群散百音。

红花抱春怨,绛唇零落倚青襟。

白花横春恨,素面萧条拥绿衾。

怨春恨春春日深,春光历乱倩谁禁。

何处香梨光夜雪,谁家嫩柳映朝金。

潜引游蜂情性出,细勾舞蝶梦魂临。

东墙蝼蚁片花擒,强辞膻逐聚芳林。

嗟兹微物逞春心,随意春情作羡歆。

骚人搁笔自呜喑,肠断朝花拂暮琴。

微闻花叹向春寻,及尔臭味同苔岑。

花落花开成古今,谁能对此不花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开花落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诗人以“春花春树”开篇,强调了春日里花与树的和谐共生,接着通过“千枝万叶”、“深红浅白”、“红花白花”的对比,展现了春花的多样性和丰富色彩。春风、春雨、春条、春鸟等元素的加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中特别描绘了红花与白花在春日中的不同状态,“红花抱春怨”、“白花横春恨”,赋予了花朵以情感,表达了它们对春日的眷恋与无奈。蜜蜂与蝴蝶的出现,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而蝼蚁的活动则暗示了生命的多样性。最后,诗人感慨于这些微小生命对春天的渴望与享受,以及自己面对此景时的感动与哀愁,通过“骚人搁笔自呜喑,肠断朝花拂暮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开花落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落花行二首.乐府(其二)

红花初艳白花飞,每疑春色护红辉。

白花飞尽红花稀,春色无聊自渴饥。

不闻春色解歔欷,颇怪花颜别瘦肥。

花开春已至,春为花主共依依。

花落春将去,花无春伴独何归。

春去春来若见几,花开花落恨知希。

雒水津头悲游子,沉香亭畔念娇妃。

多情细雨分朝霭,作意轻风网夕晖。

眼看春色在春扉,将残未残百片菲。

燕泥空思碧缃帏,蝶粉难粘浮坠衣。

风光从我莫依违,暂时相赏孰相非。

我能举笔向春挥,青帝东门日正晞。

尽收红白万花馡,肯令三春笑客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一)

二月看看已破,三春嘿嘿微迁。

不知宜叹宜惜,只合自歌自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二)

偶逐溪群钓友,相从水际寻春。

轻身燕子随客,偷眼蜻蜓避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三)

竹外青山泻影,樽前碧渚流清。

无多烟景相接,一样风光共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