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甲戌除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静谧与深沉情感。
首联“云净风微自悄寒,焚香无语对椒盘”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的画面:云层散去,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寒意。诗人独自在除夕之夜,对着椒盘(古代祭祀或宴饮时的一种器皿)焚香,默默无言,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内敛的氛围。
颔联“乐非君实还成独,诗远梅翁却带酸”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乐声虽美,但没有君主的陪伴,只能成为个人的孤独享受;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仿佛是远离了梅尧臣(字圣俞,号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的风格,略带一丝酸楚。
颈联“早识殊途分壮罔,晚知有味说金兰”揭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早年或许已认识到不同的人生路径会导致不同的命运,但直到晚年才真正体会到友情的珍贵,感叹于金兰之交的深厚情谊。
尾联“神伤帷幄枫香好,梦想扶摇万里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虽然内心伤感于政治环境的复杂与不公(帷幄可能指宫廷或政治决策之地),但仍然怀揣着梦想,渴望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抱负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除夕之夜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人生选择、友情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