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夜晚景象。开篇“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两句通过乌鸦的叫声和树木被轻雾缠绕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的“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则是对夜晚景色的进一步描写,月光之下,树枝因露水而变得滑润,而城头上的女子在低悬的西边月亮下,更添几分寂寞。
诗人通过“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表达了自己对夜晚这种氛围的感受。乌鸦的叫声似乎引发了人的愁绪,而那轮明亮的月亮则如同无形的网,将这份寂寞和忧愁牢牢地笼络在墙的西边。
接下来的“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两句则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抒情。桂树象征着高洁和清香,而伴侣则代表了人间的情感联系。在这种夜晚,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寄托。
最后,“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表达了一种逃离现实、向往高远的心情。乌鸦的一声叫响,似乎是诗人内心渴望解脱和飞翔的声音,而“曙”字则预示了黎明的到来,暗含着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乌鸦叫声的反复提及,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带有哲思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