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过那乌》是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物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往事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寒林驿上晓山晴”,描绘了清晨时分,寒风中的树林与远处清晰可见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重得经过泪已横”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再次经过此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泪水横流,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云物不殊生死隔,间关终念弟兄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虽身处同一片天空下,但生死相隔,兄弟间的深情却始终铭记于心。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生与死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亲情在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曾寻石上看枫叶,共上秋桥照水明”回忆了往昔与兄弟一同游玩的情景,枫叶、秋桥、明水,这些意象不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记忆。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何事岭头人伐木,丁丁皆作断肠声”以岭头伐木的声音作为收尾,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也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悼。丁丁的伐木声,仿佛是生命的终结之音,让人心生悲凉,难以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以及面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