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思念。"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表达了孤独与寂寞并行,携带着粮食却是在异乡漂泊,没有伴侣,这里“秦”指的是古代 秦国,即今陕西一带,是诗人旅居之地。"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则表明了官场的艰辛和对归乡的渴望,“包山”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中的归宿之地。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这两句通过“旧国”和“飞鸟”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漂泊时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忧伤。"沧波"形容长江的水流声,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忧愁。
最后两句“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则描绘了一种在旅途中偶然饮酒放松心情的情景。“洛水”指的是洛阳附近的河流,这里的“开樽”即打开酒器,开始饮宴。"怨别"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感到的不舍,而“柳花新”则是春天的象征,在这里代表着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四邻见疏木,万井度寒砧。
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