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

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

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

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

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乡愁如长蛇般侵袭,遥望远方就泪湿衣襟。
并非眼前的山色惹人伤感,而是旅人的愁绪难以抵挡。
平原延伸至海边无边无际,孤独的一棵树隐藏在深远的云层中。
更何况夕阳之外,清晰可见离别的飞鸟。

注释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侵:侵袭,逐渐深入。
沾襟:泪水打湿衣襟。
前山色:眼前的山景。
能伤:足以引发。
愁客心:忧郁的旅人的心。
平芜:广阔的草地。
连海尽:一直延伸到海边。
独树:孤独的一棵树。
隐云深:隐藏在深深的云层中。
斜阳:落日。
去禽:离别飞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乡愁之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开篇“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两句直接传达了诗人浓郁的乡思,这种思念如同潮水一般不断涌上心头,一旦目光所及,便忍不住泪水纵横。

接着,“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表明,即便是平淡无奇的景致,也能够触动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这里“不是前山色”可能暗示诗人面对的并非壮丽的山色,而是平凡却又充满情感的景象,这些景象更能刺痛远行客人的心。

“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辽阔而孤寂的自然景观。广袤的野草铺展至天际,只有一棵树木静默于云雾之中。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

最后,“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则是在这种环境中,夕阳西下,更显得分外凄清。这里的“去禽”指的是远行的鸟儿,或许在诗人眼里,这些离群索居的鸟儿也带着某种命运的象征,勾起了他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蘋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孤雁(其一)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孤雁(其二)

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屈原庙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