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永阜陵

圣主乘乾临斧扆,小臣承诏上丹墀。

宁知齿豁头童后,更遇天崩地陷时。

泣至眼枯无血续,梦随魂断独心知。

白头才尽空濡笔,宁继生民下武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圣明的君主驾驭着天地之气,登上宝座,我这小臣接受诏命走上红砖台阶。
谁能想到,在牙齿脱落、头发花白之后,还会有天塌地裂这样的动荡时刻来临。
悲伤到泪水流干,连血都哭不出来,只有在梦中,心灵才能感知这一切。
满头白发,才思枯竭,只能徒然握笔,又怎能继续写出关怀民生的壮志诗篇。

注释

圣主:指皇帝。
乘乾:驾驭天地之气。
斧扆:宝座。
小臣: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丹墀:红色的台阶,代指朝廷。
宁知:岂料。
齿豁头童:形容年老。
天崩地陷:比喻国家或社会的巨大动荡。
泣至眼枯:悲伤到泪如泉涌。
无血续:形容极度悲伤,泪水干涸。
梦随魂断:在梦中感受心灵的断裂。
独心知:只有心灵能感知。
白头才尽:形容年老才思枯竭。
空濡笔:徒然握笔,无从下笔。
宁继:怎能继续。
生民:百姓。
下武诗:写出激励人民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望永阜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感慨。首句“圣主乘乾临斧扆”描绘了皇帝高高在上的威严形象,而“小臣承诏上丹墀”则体现了诗人的谦卑和忠诚。接下来,“宁知齿豁头童后,更遇天崩地陷时”暗含了诗人年老体衰之际,国家又面临巨大危机的无奈与忧虑。

“泣至眼枯无血续,梦随魂断独心知”两句,通过泪水和梦境,深刻刻画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孤独,表达了他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无力感。最后,“白头才尽空濡笔,宁继生民下武诗”表达了诗人即使才华已尽,仍愿以笔墨为武器,为百姓疾苦发声,但自问是否还能写出激励人心的诗歌。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望永阜陵

龙飞回首尚如新,忽阅人间四十春。

圣主已严天上驾,孤臣归作道傍民。

倾河尚恨难供泪,卫社何由得致身。

独立秋风吹白发,感恩肝胆漫轮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望永思陵

高帝中兴万物春,青衫曾忝缀廷绅。

仕为将相却常事,年及耄期能几人。

早幸执殳观北伐,晚叨秉笔记东巡。

归耕况复苍梧近,郁郁葱葱佳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望江道中

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天

稻陇移初遍,梅天涩未晴。

轻阴昏茗色,馀润咽琴声。

时傍菱塘立,还寻沙径行。

杜门终此世,更誓未来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