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

不入当时眼,其如向日心。

宝钗知自弃,幽蝶或来寻。

谁许清风下,芳醪对一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葵在炎炎夏日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独特的美丽。诗人以“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开篇,将蜀葵置于夏日花事凋零的背景下,强调其独立于群芳之外的卓然姿态。接着,“不入当时眼,其如向日心”,表达了蜀葵虽不被世人所重视,却依然坚持向着太阳生长的心志,象征着内在精神的高洁与坚定。

“宝钗知自弃,幽蝶或来寻”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蜀葵比作遗世独立的宝钗,而蝴蝶则是它的知音,象征着它虽孤独但不乏欣赏者。最后,“谁许清风下,芳醪对一斟”,诗人邀请清风和美酒一同欣赏这朵盛开的蜀葵,表达了对蜀葵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雅致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蜀葵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精神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二首(其一)

自古中秋月,风骚昨意难。

几人亭醉笔,终夕凭危栏。

海际掀鲸目,云端擢露盘。

一年相别恨,并与此时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中秋月二首(其二)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

天外有相忆,世间多江平。

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张逸人归杭

不因疔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

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

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

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答丹阳李公素学士

与君为郡不相遥,只隔瓜洲一信潮。

诲字屡传来客素,治声常逐过江桡。

词垣暂尔淹鸿笔,宴席何妨引巨蕉。

诗句满筒烦借誉,爰居空自愧虞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