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人归杭

不因疔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

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

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

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张逸人回归杭州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联“不因疗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以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张逸人并非为了治疗疾病而出于山林,而是出于对尘世高远生活的追求,这样的生活轨迹在世俗中实难寻觅。颔联“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运用了鸿雁和白云的意象,象征着张逸人追求的自由与超脱,表达了他不受尘世束缚的心境。颈联“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描绘了杭州山水之美,平湖映照着堤岸,寺院依傍着层层叠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尾联“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则表达了张逸人与知音相聚的喜悦,以及对自然之友(猿鹤)的尊重与爱护,体现了他对友情和自然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士张逸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答丹阳李公素学士

与君为郡不相遥,只隔瓜洲一信潮。

诲字屡传来客素,治声常逐过江桡。

词垣暂尔淹鸿笔,宴席何妨引巨蕉。

诗句满筒烦借誉,爰居空自愧虞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谢丹阳李公素学士惠鹤

高笼携得意何勤,玉树惭无可待君。

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托青云。

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

自有三山归去路,莫辞时暂处鸡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润倅王太博林畔松

郁郁山头翠色攒,就中高格出林端。

霜凌劲节难摧抑,石缠危根任屈盘。

古鬣自随仙日老,孤风不入俗人看。

时来匠者须回顾,且禀幽姿待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万卉趁枯死,香金斗晚葩。

甘名应得露,野色岂如家。

俗态惜迟暮,芳情谁怨嗟。

重阳樽酒伴,不见牡丹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