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善之寄王一初并见柬韵

抱拙投闲计未疏,但看岁晏复何如。

丹山碧水吟招隐,白发苍颜赋遂初。

逸少幽情谁与畅,元龙豪气未全除。

柴门有客迂双屐,何不相逢许史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秉持着朴素淡泊的生活计划并未改变,只期待年终时能有何种境遇。
在丹山碧水中吟咏以寻求隐居的乐趣,尽管满头白发容颜苍老,我还是坚持最初的理想。
无人能共享王羲之的深沉情感,但元龙的豪迈气概仍未完全消减。
门前有位客人穿着宽大的木屐来访,为何不邀请他到像许询、史称的名士居所共度时光。

注释

抱拙:保持朴素,不追求权势。
投闲:归隐,过闲散生活。
岁晏:年终,岁末。
何如:会怎样,结果如何。
招隐:召唤隐士,寻求隐居生活。
遂初:实现初衷,坚守初心。
逸少:王羲之的字,这里代指他。
畅:舒展,共享。
元龙:陈元龙,三国时期的人物,以豪放著称。
豪气:豪迈的气概。
柴门:简陋的木门,象征隐居生活。
许史庐:许询、史称两位东晋名士的居所,象征高雅的文化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作品《和邓善之寄王一初并见柬韵》。诗中表达了诗人抱守本真、淡泊名利的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期待。首句“抱拙投闲计未疏”表明诗人坚持自己的朴素生活哲学,即使在闲暇中也不忘初衷。次句“但看岁晏复何如”暗示诗人关注时光流逝,期待岁月静好。

“丹山碧水吟招隐”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水间的画面,诗人以吟咏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白发苍颜赋遂初”则流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坦然,决心坚守最初的理想。接下来,“逸少幽情谁与畅”借用王羲之的典故,表达对知音的理解与渴望,希望能有人共享那份超脱世俗的情感。

最后两句“柴门有客迂双屐,何不相逢许史庐”以邀请朋友来访作结,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来家中共度闲暇时光,如同古代贤士许由、史䲡那样的清谈雅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和刘浚见贽韵

踽踽凉凉莫我知,读书渐懒任嘲师。

荷锄亦欲耕绵上,把钓因思入汉陂。

姑让著鞭先士稚,何须举扇障元规。

巴人白雪难同调,今古应无两子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宋春卿寄诗韵二首(其二)

壮游不知倦,老境怕逢春。

自分无知己,何堪从避人。

飞花空有恨,巢燕不嫌贫。

独忆延陵客,风流似季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宋春卿寄诗韵二首(其一)

练江诗酒社,聚散十年春。

君作并州客,身为绛县人。

一牛甘送老,五马未全贫。

出处嗟殊异,相思意却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唐人闲字韵诗卷

鼎鼎百年内,何由一日闲。

冲冠无怒发,揽镜已苍颜。

未易桴浮海,应难屐上山。

春逢甲子雨,愁听溜潺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