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人闲字韵诗卷

鼎鼎百年内,何由一日闲。

冲冠无怒发,揽镜已苍颜。

未易桴浮海,应难屐上山。

春逢甲子雨,愁听溜潺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人生的百年人生中,哪有一天能真正清闲。
满腔愤怒却无法显现,照镜子看到的是满头白发。
难以用简陋的木筏横渡大海,更不可能穿着木屐翻越高山。
春天遇到甲子年雨水丰沛,愁苦中听到溪水潺潺流淌。

注释

鼎鼎:形容声名显赫或人多势众。
百年:一生,整个寿命。
何由:如何,怎能。
一日闲:一天的清闲。
冲冠:极度愤怒,气得帽子都要被顶起来。
怒发:因愤怒而竖起的头发。
揽镜:照镜子。
苍颜:苍老的容颜。
桴:木筏。
浮海:横渡大海。
上山:登山。
春逢:春天遇到。
甲子:天干地支中的甲子年,指六十岁。
雨:雨水。
溜潺潺:形容流水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的作品,以"闲"字为韵脚,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首句"鼎鼎百年内,何由一日闲",强调人生的短暂与忙碌,暗示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冲冠无怒发,揽镜已苍颜",通过描绘自己虽有激愤却无法改变白发苍苍的现状,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哀叹。

"未易桴浮海,应难屐上山",运用比喻,表达出诗人壮志未酬、年事已高的心境,即使想要乘风破浪或登山览胜,也感到力不从心。最后两句"春逢甲子雨,愁听溜潺潺",以春天的雨水声衬托内心的愁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荏苒、春去秋来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和谊斋惠诗

鸮室徒劳甚,鸠居奈拙何。

田园空岁晚,梅柳得春多。

径合思除蔓,墉高许附萝。

呼儿净扫地,恐有故人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和蒋公秉思归韵

不愁世路太行难,自叹行藏愧孔颜。

借榻寺中分两寺,思乡山上又重山。

凄然碧草天连远,输与白云僧对閒。

我亦天涯流落客,何时同赋大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四)

得志瘳民瘼,何期与愿违。

青灯疏简册,黄土污征衣。

道路嗟于役,山川赋式微。

秋风动鲈兴,应不践危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三)

痛饮消愁酒,愁城未肯降。

阴风吹北户,斜日上西窗。

艰食悬禾亩,苛征及苇江。

何曾入官府,深愧鹿门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