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一)

媚灶吾何敢,送穷亦古人。

兰魂无怪惑,笔墓自嶙峋。

世事惟孤剑,文心比竹筠。

匹夫诚有罪,怀璧山之根。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

首联“媚灶吾何敢,送穷亦古人”,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自己不敢像谄媚灶神那样讨好他人,同时提到“送穷”这一传统习俗,暗示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传统价值的思考。

颔联“兰魂无怪惑,笔墓自嶙峋”,通过兰花和墓碑的意象,表达了对纯洁品质的坚守和对文人风骨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颈联“世事惟孤剑,文心比竹筠”,将世事比作孤剑,象征着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个人力量的渺小;将文人心比作坚韧的竹筠,寓意着文人虽处逆境,仍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匹夫诚有罪,怀璧山之根”,借“匹夫”之罪与“怀璧”的比喻,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指出即使普通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而真正的根源可能在于社会环境或道德观念的缺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二)

绝笔仍生笔,我其狂也愚。

儿啼叶不止,血出石何辜。

将臂等虫豸,移家托鹧鸪。

鬓丝闻鬼哭,不必责头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岁暮山居杂感(其一)

岁暮能无感,寒溪淡不声。

荧灯一卷守,残柳数株明。

日月忘年夭,山川摇客情。

搴萝过绝壁,犹恐近浮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

谐世无长策,青山作比闾。

才名屈宋命,瓻甋马杨书。

宁许续天问,偏当赋子虚。

依稀尧禹迹,俯仰此焉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岁暮山居杂感(其三)

寒雨宾梅发,春枝渐向荣。

学无通岁力,病积瘦吟程。

二屦疏行迹,双扉覆短桁。

惟应书史里,迸筑破愁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