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示友人

久与寒灰合,人中亦觉闲。

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

雨破冥鸿出,桐枯井月还。

唯君道心在,来往寂寥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长久与冷却的灰烬融为一体,身处尘世却也感到悠然自得。
重重城墙锁不住梦境,每个夜晚心灵都自然地飞回山林之间。
雨势冲破了昏暗,放飞了高飞的鸿雁,梧桐叶落,井边月色重现。
只有您保持着修道之心,在这孤寂的往来中坚守。

注释

久:长时间。
寒灰:冷却的灰烬,比喻沉静或消沉的状态。
人中:人群中,尘世中。
闲:悠闲,自在。
重城:多层的城墙,喻指世俗的束缚。
不锁梦:无法限制梦想或幻想。
自归山:自发地回到自然或内心的宁静之处,山代表隐逸或理想境界。
雨破:雨水冲破,这里指雨后景象带来变化。
冥鸿:高飞的鸿雁,常比喻有远大志向或超越世俗的人。
桐枯:梧桐树枯萎,象征秋末或时光流逝。
井月:井中倒映的月亮,代指清冷、静谧的景致。
唯:只有。
君:您,指代某位保持高尚情操的人。
道心:修行之心,追求真理或道德的心境。
来往寂寥间:在寂静和空旷中往来,形容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久与寒灰合,人中亦觉闲"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淡然,与世间的隔绝,使得内心感到宁静无为。"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则是说诗人尽管身处繁华的城市之中,但心灵却能够自由飞翔,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每晚都能在精神上回到自然和山林中去。

"雨破冥鸿出,桐枯井月还"中的“雨破”指的是雨声敲打,使得远古的鸿鹄(大雁)从传说中走出来,具有超凡脱俗之意。"桐枯"可能是指秋天的桐树失去了生机,而"井月"则是井水中的月亮映照,形象清冷,增添了一种深夜的寂静感。

最后两句"唯君道心在,来往寂寥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道心(即修行佛法的心境)的珍视。在喧嚣的人世间,只有与朋友之间的心灵交流是纯净而难得的。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城中晚夏思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将之匡岳过寻阳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

大都浪后青堆没,五老云中翠叠来。

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将归旧山留别错公

旧峰前昨下来时,白石丛丛间紫薇。

章句不堪歌有道,溪山只合退无机。

云含暧态晴犹在,鹤养闲神昼不飞。

欲去更思过丈室,二年频此揖清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将游嵩华行次荆渚

莲峰映敷水,嵩岳压伊河。

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

闲身应绝迹,在世幸无他。

会向红霞峤,僧龛对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