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亮在李白之前就有,但只有李白的诗歌写月亮写的最好。
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已经又有了多少圆缺?
今天的人仍在吟颂李白的诗,明月也还像李白生前的那时。
我学着李白对着明月饮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
李太白既能作诗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诗千首。
我虽然羞愧没有李白的才华,但料想明月应该不会嫌我陋丑。
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
住在苏州城外一间茅屋里,无数桃花盛开月光撒满天。

注释

说:指描写月亮。
仙去:对人死的委婉说法。
李白诗:指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
安:怎么。
料应:即应该料想到……。
天子船: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句。
长安眠: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长安街上酒家眠”句。
姑苏:苏州的别称。
梅花:一作“桃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寅的《把酒对月歌》,以李白为引,表达了诗人自我抒怀的情感。首句“李白前时原有月”,暗示李白与月亮的不解之缘,接着通过李白的仙去,引出月亮的永恒与变迁,“月在青天几圆缺”描绘了月亮的自然流转。诗人借古人李白赞美月亮,又自比李白,“我当李白对明月”表达出对月夜诗意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虽然自谦无李白之才,但坚信月亮不会嫌弃他的平凡,“月不嫌我丑”流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他选择在姑苏城外的茅屋中,独自饮酒赏月,享受清静,“万树桃花月满天”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李白和月亮为纽带,融合了对月夜诗意生活的向往、自我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展现了唐寅独特的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401)

唐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子畏,、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字:伯虎
  • 号:六如居士
  • 籍贯:南直隶苏州吴县
  • 生卒年:1470—1523

相关古诗词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形式: 古风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五)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

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形式: 七言律诗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六)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

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

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

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七)

花香月色两相宜,惜月怜花卧转迟;

月落漫凭花送酒,花残还有月催诗。

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

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