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二首(其一)

悔从阆苑到人间,梦里依稀自往还。

弱水他年如有力,愿浮花片返蓬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自遣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通过“悔从阆苑到人间,梦里依稀自往还。弱水他年如有力,愿浮花片返蓬山。”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与现实之间情感纠葛的深刻思考。

首句“悔从阆苑到人间”,透露出诗人对于离开仙境(阆苑)来到凡间(人间)的后悔之情。阆苑常被比喻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与美好。这一句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或失望,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次句“梦里依稀自往还”,描绘了诗人虽然身处人间,但内心仍时常在梦境中回到阆苑,暗示了他对仙境的眷恋和对自由、美好的追求。这里使用“依稀”二字,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也体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第三句“弱水他年如有力”,这里的“弱水”出自《山海经》,传说中的河流,难以渡过。诗人在这里借用“弱水”来表达对实现某种愿望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暗示了未来可能存在的希望和可能性。“如有力”则表明诗人对未来抱有期待,相信自己或他人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最后一句“愿浮花片返蓬山”,表达了诗人深藏于心的愿望——希望像花瓣一样轻盈地飘回蓬莱仙山,即返回理想的仙境。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归宿的追求。同时,“浮花片”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随风飘散的景象,既美丽又脆弱,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仙境与人间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遣二首(其二)

清标原是六朝人,谁信飘零不染尘。

欲把襟期证明月,还将明月认前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绿头鸭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形式: 词牌: 多丽

填词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

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

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

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

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

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

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

形式: 古风

西湖杂诗(其一)

偏安旧是小朝廷,女子军容出上厅。

谁遣渡河回铁骑,只今泣井有银瓶。

空山夜雨鹃红血,别殿弦声雀白翎。

唤起夷光吊遗事,西陵早已越台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