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饯春,同魏滋伯丈作

杏燕修巢,柳莺撤户,春事十分完九。

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

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

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

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

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

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

形式:

鉴赏

这首《惜馀春慢》是清代词人关锳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之情。词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杏燕筑巢、柳莺迁徙、春花凋零等自然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词的开头“杏燕修巢,柳莺撤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燕子忙着筑巢,黄莺则开始迁徙,暗示着春天的忙碌与即将离去。接着,“春事十分完九”一句,直接点明春天已接近尾声,只剩下最后的一段时间。

“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这一句,将词人的内心情感细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忧虑与不舍。接下来,“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几句,通过描写帘子半开、西园静谧、鼠姑(一种植物)长时间开放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氛围。

“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一句,以野塘的风吹落红花,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衰败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回忆了往昔在田野间游玩的美好时光,调戏黄莺、追逐蝴蝶、携带着柑橘酒,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欢乐。然而,“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却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词人也变得憔悴,夕阳也显得瘦削无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表达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的遗憾,只能通过折取海棠花来寄托对春天的怀念。最后,“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一句,不仅强调了春天的残余,也寄托了词人希望侍女能理解并珍惜这些零星的春色,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惜馀春慢》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收录诗词(63)

关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答沈湘涛

梦想今三载。忽传来、芙蓉笺纸,新词十赉。

一样红颜漂泊感,盐米光阴无奈。

好珍重、玉台诗派。

明月绛纱春风里,看金钗、尽下门生拜。

浮大白,为君快。相逢各有因缘在。

算人生、才能妨命,病愁何怪。

只惜聪明长自误,身世漂流文海。

况愁里、朱颜易改。

不见花间双蝶舞,但多情、既是升仙碍。

知我者,定能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迈陂塘.再答沈湘涛

又传来、妙香笺纸,空床病为君起。

始知锯了多时木,锯义元如木义。水漏矣。

却不道、如今水桶才通底。一圈儿地。

怕归去灵山,问伊迦叶,也只笑而已。

浮生梦,镂影吹尘何异。炊沙岂许作米。

关心腊月当三十,寻个散场欢喜。君悟未。

君不见、青莲火里何曾死。此中关棙。

便楼阁重重,也能开得,不信谁弹指。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梅子黄时雨.雨夜联句

云漏斜阳,放帘额半晴,旋又吹黑。

听两点三声,屋檐馀滴。

半堕杨花吹又起,东风摇曳如怜惜。

任蛛丝、空际噀珠,欲网无力。凄绝。西园陈迹。

有阴苔凑绿,新韭肥碧。念剪烛西窗,晤言何日。

满院烟芜催暝早,隔灯听响荒街屐。思今夕。

万一故人来得。

形式: 词牌: 梅子黄时雨

念奴娇.雪后招同沈湘佩.善宝、鲍玉士.靓、周暖姝.来音、李佩秋.湘纫、陈湘英.云仙,集巢园妙吉祥室

朔风催暝,看寒鸦点点,翻啄晴雪。

一片彤云西北去,吹得夕阳明灭。

瓶水胶花,溪云冱影,灯火柴门绝。

围炉人聚,旧情同画灰说。

只惜纸阁敲茶,明灯炙墨,我辈欢难得。

明日灞桥驴背上,又是一番离别。

如此征程,无多旧雨,怎不添华发。

樽前且醉,柳枝还为君折。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