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凤皇虽为媒,鸩鸟能閒之。

美人在宫中,衾枕宁自移。

艳色自骄矜,安怪它人为。

当轩拜天子,流光耀前墀。

所愿在一见,去去无所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王昭君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昭君的美丽与命运的无奈。

“凤皇虽为媒,鸩鸟能閒之。”开篇以凤皇和鸩鸟的对比,象征昭君的美貌与命运的残酷。凤皇作为和平与美好的象征,而鸩鸟则代表了破坏与不幸。这里暗示了昭君虽然拥有绝世的美貌,却无法避免命运的捉弄。

“美人”一句直接点明了昭君的身份,她身处宫中,本应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但“衾枕宁自移”则揭示了她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宁自移”表达了即使在最亲近的地方,也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艳色自骄矜,安怪它人为。”进一步描绘了昭君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她的骄傲与自恋。这种态度或许正是她遭遇不幸的原因之一,因为过于自信与自我中心,可能让她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显得无力。

“当轩拜天子,流光耀前墀。”描述了昭君在皇帝面前的场景,她的美貌与才华得到了展现,光芒四射。然而,这光芒背后隐藏的是她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以及对命运改变的期待。

“所愿在一见,去去无所辞。”最后,昭君的心愿明确表达出来——她只希望得到一次与天子相见的机会,哪怕为此付出任何代价。这句话既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也反映了她对命运的妥协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探讨了美丽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与挣扎。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山孺子妾歌

桃华开春在双颊,縠衣稳称偏诸緁。

可怜中山孺子妾,流波转盼空光接。

情深不如线,穿珠不成串。

塘上对秋风,秋荷瓣瓣红。

形式: 乐府曲辞

古有所思行

吾闻大海之外环以瀛,其中之人不死不生。

十二应龙傥可乘,瑶象金虎来将迎。

文昌摄提共上下,南极一星时争明。

于嗟乎蜉蝣蟪蛄之世太短促,尔乃低头笑蛮触。

形式: 乐府曲辞

久别离

淅淅梧桐叶,几向秋窗落。

但见金井阴,欲朽银床索。

关河不必远,边山不必近。

乡心宛转托尺书,云中岂少南飞雁。

女萝与乔松,那得长相守。

君心傥弃捐,一日即为久。

形式: 乐府曲辞

扶风豪士歌

长虬不受泥束缚,神马何尝劳刻雒。

关中耳目龌龊多,未若扶风豪士信然诺。

将军能知郭解贫,季布肯赦曹丘恶。

黄金为注就君博,绝胜求田问舍苦不乐。

君不见平津侯脱粟饭,一过汲长孺,清浑一朝判。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