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五日先秘阁忌

鸟啼花落暮春天,一遇斯晨一泫然。

旧业岂无书可读,遗言犹有石堪传。

孝思不碍飞遐想,忠愤何由竭报缘。

庙社已同缨绂尽,尊尧千古忆陈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春日傍晚鸟儿鸣叫花儿凋零,每当此时我心悲痛泪流不止。
家中旧业难道没有书籍可供研读,先人的遗训也能通过石碑流传。
孝心与远大理想并不冲突,但如何才能完全报答恩情却难以言表。
庙堂祭祀的仪式已如同官职一样消失,只有对尧帝的敬仰永存于史册之中。

注释

暮春天:春季末期。
斯晨:这个早晨。
遗言:死者留下的训诫或遗嘱。
遐想:远大的理想或想象。
庙社: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
缨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官职。
陈编:古代典籍或历史记录。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春末之际的凄凉情景。开篇“鸟啼花落暮春天,一遇斯晨一泫然”两句,通过鸟鸣和花瓣的坠落,表现出暮春时节的孤寂与短暂。诗人在这个季节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着,“旧业岂无书可读,遗言犹有石堪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事迹和先贤遗训的怀念与追思。这里的“旧业”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功绩或文化遗产,而“遗言”则是前人的教诲,这些都是通过书籍和碑刻等形式得以传承。

“孝思不碍飞遐想,忠愤何由竭报缘”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孝思与忠愤。尽管身处困境,但他的孝心和忠诚之情却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依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

最后,“庙社已同缨绂尽,尊尧千古忆陈编”两句,诗人眼中的庙宇与社稷已经变得残破不堪,而对于远古的尧舜时代,却依然怀有深深的敬意。这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遗产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初四夜宿僧庐

风雨萧萧夜未央,呼童襆被宿僧房。

无肠可断啼鹃苦,有喙皆鸣吠蛤忙。

七岁遗孤今老大,百年远忌足悲伤。

司晨唤起窗全曙,归命清都炷瓣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与三儿涉穰田渡车中读朱忠靖中兴事实有感

骚情长爱重阳近,客路归迟夕照西。

举目山河秋寂寂,满城风雨晚凄凄。

老思旧隐盟鸥社,寒涉深流信马蹄。

凭轼试看炎绍录,空嗟语石与天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久雨遣饷王新班

舍南舍北水漫漫,乍霁仍阴暖复寒。

石补色天原有漏,泥污后土不曾乾。

龙蛇起陆生光怪,鸾凤翀霄怯羽翰。

聊复盘餐饷桑户,可能藜杖过苏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中对紫薇花书感

轻盈插向胆瓶中,看到山林禁籞同。

阁下天葩秋月黯,楼头奎画晓云空。

高攀玉树扶斑白,静扫苍苔拾堕红。

三十年前天上梦,老来无泪洒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