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棹发嘉陵即帝庭,山川草木若为情。
忠嘉但有三千牍,威爱犹传十万兵。
天象共符虚右席,坤维一带失长城。
西南所系安危大,何止雪山分重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送郑宣抚三首(其一)》。诗人以嘉陵江的舟行作为起笔,将郑宣抚送往朝廷的场景与沿途的山川草木相融合,赋予它们情感,暗示了郑宣抚此行的重要性和所承载的责任。"忠嘉但有三千牍",表达了对郑宣抚忠诚且才智过人的赞誉,三千牍(文书)象征着他的智慧和治政能力;"威爱犹传十万兵"则描绘出他深受军民拥戴,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接下来,诗人通过"天象共符虚右席",将天文现象与郑宣抚的地位相联系,暗示他将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坤维一带失长城"暗指国家西部边防的重要性,而郑宣抚的到来仿佛是弥补这一缺失的长城。最后,诗人强调西南地区的安危关乎全局,远超过雪山的局部意义,表达了对郑宣抚寄予的厚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却寓言深远,既表达了对郑宣抚的赞美和期待,也寓含了对国家社稷的忧虑和祝福。
不详
春色忽随流水去,人间谁解绊风光。
一声杜宇乾坤隘,万点飞花日月忙。
道阻岂能游上苑,年衰无复梦幽塘。
蜂情蝶意都萧索,难化吾心一寸刚。
亭上衔杯日,江边掺袂时。
一年浑共醉,万里各相思。
老得青眸顾,心将白首期。
青云如在手,故旧莫遐遗。
纷纷称别驾,天邑独为荣。
日月光偏近,云霄路正平。
几年留楚峡,一旦上蓬瀛。
廊庙皆知己,弹冠意气生。
春水归舟疾,秋天去路高。
乍辞王俭幕,行佩吕虔刀。
畿甸略舒骥,海门须钓鳌。
平生忠信在,枕席过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