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黄梅.江雪思家

墙角垂杨绿剩。岸觜误,枫红尽。

凝望酒船来,一晌等此际。

江天便飞鸥也没,芦花里、几个乌篷厮并。

梦归迥,故山扉刚掩定。玉瓶汲墙阴井。

月华端正鹤初醒。痴绝园童,要扫开梅影。

寒翠满修竹,吾庐三径。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墙角垂杨绿剩"写出了春天将逝未尽,墙角的垂柳依然残留一抹绿色。"岸觜误,枫红尽"暗示了岸边枫叶已凋零,季节转换的凄凉。诗人期待着酒船的到来,"凝望"二字流露出期待和孤独。

"江天便飞鸥也没,芦花里、几个乌篷厮并"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空寂,连飞翔的鸥鸟都消失在芦花丛中,只有几只乌篷船停靠在一起。"梦归迥,故山扉刚掩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梦境中的归途遥远,而现实中家门紧闭。

"玉瓶汲墙阴井。月华端正鹤初醒"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月光皎洁,仙鹤刚刚从沉睡中醒来。"痴绝园童,要扫开梅影"则写出园童的天真举动,他想要扫除梅花的影子,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欣赏月色,也暗含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寒翠满修竹,吾庐三径"描绘了竹林的清冷和自家小径的幽深,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和对家乡的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独特的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荻港即目

独木桥斜。做成寒色,几点昏鸦。

疏树西山,夕阳江寺,残雪人家。问伊浪只淘沙。

怎淘去年华梦华。柳已无丝,枫还有叶,梅又将花。

形式:

八归.雪中登鹊矶寺

苔藏绿篆,枫堆红锦,僧影冷坐瘦石。

暮寒似恋无人处,更把几层砖塔,舍为鸦宅。

竹里穿来惊路断,早四面都围青雪。

最爱听、脆响敲时,误道玉钗折。

幽绝还堪眺远,蟂矶荻港,指点风帆如叶。

一鸥飞处,一豚吹处,浪与芦花争白。

叹浮生似梦,且办孤琴两吟屐。

愁来否、试凭高看,六代青山,如今华了发。

形式:

贺新凉.采石太白楼,用洪稚存、黄仲则两家集中太白墓原韵

江月都愁老。何苦向南朝一带,照他凭吊。

采石荒矶闲系艇,有客倚阑而眺。

谁看见吴宫花草。

楼影千年流不去,缓商量毕竟诗人好。

须记取,醉中稿。狂吟那顾先生笑。

为神州骚沉雅坏,特来相告。

更问锦袍归水后,清气收还多少。

可许我骑鲸三岛。

如此江山浑寂寞,但风帆几点和沙鸟。

怀古意,怎生了。

形式:

望远行.采石步仲则元韵

骊宫百亩。谁压定,不许潜蟉飞去。

赖此云根,一拳怪石,守御奔涛如戍。

偏让当年,王气轻销龙虎。怎送完兴废,单留愁住。

愁处。指点英雄陈迹,战垒与、寒鸦同数。

姑孰山多,历阳城远,分作两行红树。

且把南朝撇过,乌江北望,更吊亡秦三户。

剩一楼风月,谪仙长据。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