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阳伯

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

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作,《赠阳伯》。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心学集大成者,此诗借赠阳伯之名,表达了他对道与人的深刻思考。

首句“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以问句形式提出,将“阳伯”与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伯阳”相联系,引出对道家思想的探讨。接着,“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揭示了道家追求的“大道”与人类内心深处的真理之间的关联,强调这种真理亘古不变。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进一步阐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念,认为真正的长生在于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而非外在的法术或药物。这体现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即“致良知”,强调通过内心的反省和道德实践来达到自我完善和超越。

最后,“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三十年追求外在之道而忽视内心修养的反思和后悔。这反映了王守仁晚年对心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道家思想的探讨,展现了王守仁对人生、道德和自我完善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其心学的核心理念——“致良知”。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故山

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閒。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忆鉴湖友

长见人来说,扁舟每独游。

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

空有烟霞好,犹为尘世留。

自今当勇往,先与报江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寐

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迥。

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

惊风起林木,骤若波浪汹。

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欣动。

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

崖穷犹可陟,水深犹可泳。

焉知非日月,胡为乱予衷?

深谷自逶迤,烟霞日悠永。

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垄。

形式: 古风

有室七章

有室如虞,周之崇墉。窒如穴处,无秋天冬。

耿彼屋漏,天光入之。瞻彼日月,何嗟及之。

倏晦倏明,凄其以风。倏雨倏雪,当昼而蒙。

夜何其矣,靡星靡粲。岂无白日,寤寐永叹。

心之忧矣,匪家匪室。或其启矣,殒予匪恤。

氤氲其埃,日之光矣。渊渊其鼓,明既昌矣。

朝既式矣,日既夕矣。悠悠我思,曷其极矣。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