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来何幸识支郎,百丈峰头宝月光。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
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麟之赠给珉禅师的作品,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对禅师的敬仰和自身的感慨。首句“我来何幸识支郎”表达了诗人能与禅师相识的荣幸,暗示了对禅师高人逸士般的敬仰。"百丈峰头宝月光"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景象,将禅师的修行之地比作峰顶的明月,寓意其心境如月般明亮。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才质平庸,不像有非凡器宇之人(燕颔,形容人有贵相),在人生道路上也显得困顿,无人理解(龟肠,比喻深沉不露)。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谦逊和对自己境遇的淡淡哀愁。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千丝白”形容白发,以“一点黄”象征禅师的智慧,暗示自己虽年岁增长,但禅悟未深。
最后,“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表达了诗人静观禅寺景色,感叹时光流逝,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漂泊,回归故乡(艎,古代的一种船)。整首诗寓言性较强,既有对禅师的敬仰,也有自我人生的反思,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不详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向来归卧白云边,忽拜君王诏墨鲜。
谁借羽翰超弱水,又随簪橐过甘泉。
酒同今夕兄酬弟,诗比当年圣得贤。
润色正须燕许手,小儒那有笔如椽。
猗兰奕叶神明胄,四德宜家绰有馀。
盛事可稽彤笔史,当年曾梦紫函书。
子登虎榜朝辉弁,夫握龙韬拱殿庐。
长乐宫中称万寿,犹思翟茀拥軿车。
忆昔春官试,唯公季子俱。
别来成永诀,返哭恸诸孤。
忍预吹箫列,空怀解剑趋。
新阡閟长夜,雪涕堕平芜。
久玷平津馆,叨陪北海尊。
轩腾期远到,刻苦记前言。
稚榻恩难报,韦经业自存。
孤踪初筮仕,此志与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