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太虚画竹石

竹魂竹魄竹精神,飞落潇湘淇水濒。

千竿万竿竞青翠,吹风饮露千来春。

先生笔端自风雨,惊起竹魂无著处。

一点水墨化成龙,龙孙飞去鹅溪住。

先生把笔无逡巡,造物不敢私为春。

新梢劲节森寒玉,鸾凤无处栖梦魂。

晋人神仙如孙且,画竹每每天作雨。

唐人神仙如张臻,画竹每每闻雁鸣。

先生自得入神手,一竿两竿发于酒。

当时大醉呼墨奴,一笔扫出竹千亩。

酒力安能夺化工,先生炼就金丹红。

一粒阳光照肺腑,森罗万象罗心胸。

有时持出风竹叶,银海不寒皆震慑。

有时持出雪中枝,恍如冻碧欺涟漪。

复能濡墨作石块,天然峭拔古且怪。

沙中伏虎草中犀,教人持向蓬莱卖。

竹之清虚石坚硬,以此发明真性命。

使人观石及爱竹,知有真个赵元静。

先生醉时常风颠,世人眼孔无神仙。

我今珍藏数本画,云鹤来也公归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竹子的精神与灵魂,飘落在潇湘和淇水边。
无数竹竿争显青翠,历经风雨,吸露生长千年。
先生笔下风雨交加,唤醒了竹的灵魂,无处安放。
一点墨汁幻化成龙,它的子孙栖息在鹅溪。
先生挥毫毫不犹豫,造物也不敢私自偏爱春天。
新竹挺拔如寒玉,连凤凰也无法栖息梦境。
晋代的仙人如孙且,画竹时仿佛天天下雨。
唐代的仙人如张臻,画竹时常听见雁鸣。
先生技艺高超,借酒激发灵感,一竿两竿跃然纸上。
大醉之下,他呼唤墨奴,一挥而就,千亩竹林现眼前。
酒力怎能阻挠自然之力,先生炼就了金丹般的作品。
阳光洒落,照亮内心深处,万物尽收眼底。
有时展示风中的竹叶,令银海也为之震撼。
有时展示雪中的竹枝,仿佛冻结的碧绿挑战涟漪。
还能以墨绘石,自然峻峭古朴。
如同沙中伏虎、草中犀牛,令人向往蓬莱仙境。
竹的清虚与石的坚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
观赏石画与爱竹,人们认识了真正的赵元静。
先生醉后举止狂放,世人眼中不再有神仙。
我珍藏他的多幅画作,期待云鹤来时,先生已归天。

注释

潇湘:古代地名,湘江的下游。
淇水:古代河流,源自河南省。
竞青翠:争相显示翠绿的颜色。
鸾凤:传说中的吉祥鸟。
晋人:指晋代的人。
唐人:指唐代的人。
赵元静:可能是画家的名字。
风颠:形容醉态摇摆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家在创作竹石图时的神态和技艺,以及其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与精神。诗人通过对画家的笔触、用墨、构图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画家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内在世界。

"竹魂竹魄竹精神"一句,以"魂"、"魄"、"精神"三词形容竹之灵动生动,寓意于竹石之中蕴含着画家的精魂。接下来的"飞落潇湘淇水濒"则是对竹的生长环境进行了描绘,"千竿万竿竞青翠"表明了竹群的繁盛与生机。

诗中多次提到"先生",即指画家赵太虚,其笔法不拘一格,能将自然之物融入画中,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其间。"一点水墨化成龙"则形象地表达了画家的高超技艺,能够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活泼的生命。

在对比晋人孙且与唐人张臻的描绘手法后,诗人赞扬赵太虚的独特之处,其笔下之竹不仅能表现自然之美,更蕴含着超脱尘世的神韵。"当时大醉呼墨奴,一笔扫出竹千亩"则是对画家创作状态的一种夸张描写,表明其艺术天分和灵感。

最后几句"使人观石及爱竹,知有真个赵元静",诗人通过这番描述,不仅是在赞美画家的技艺,更是在颂扬他对自然之物的深刻理解与内在精神的体现。全诗以富丽的词藻和流畅的节奏,将画家与其艺术作品的精髓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理念。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秦止斋

名显不如晦,身进不如退。

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在。

神栖方寸间,心照大千界。

虚室乃生白,天光始发泰。

可以止则止,知止则不殆。

冥茫无有边,不在天地外。

形式: 古风

赠郭承务芦雁

画士郭熙画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断。

其裔复有郭万里,胸中丹青饱无限。

为谁作此芦雁图,杰出南齐宇文焕。

烟水潇潇风捲芦,沙边鸿雁暮相呼。

潇潇洞庭此秋景,世间此画知有无。

幻出栖雁三四只,八九叶芦横古碛。

欲宿未宿嘹唳声,渔舟泊岸山烟黑。

秋风吹落梧叶黄,过雁往往归衡阳。

横空书字人不识,飞过有影沉沧浪。

落霞浸水江村暮,数只翱翔回古渡。

引领举喙啄荷花,飞越戍楼西畔去。

云寒月淡西塞秋,几声凄切惹人愁。

岸头飞共丹枫落,打团成阵访沙鸥。

似此景物似此意,君今画之不难事。

数幅鹅溪冰雪缣,须臾扫出芦雁市。

世间岂无学画者,未必有与君相似。

我欲致之箧笥间,满笥爽气生秋寒。

恐君此画无人见,有画斗者谁敢战。

挂于幽轩素壁间,一日须看千百遍。

形式: 古风

赠陶琴师

一雨濯旱秋滴滴,西风吹破苍苔色。

松坛月冷夜三更,乌鹊无声露华白。

鳌宫饮散酒杯空,万籁萧骚天变黑。

惠然为我鼓长琴,声里胡笳十八拍。

凄凄呜呜寒蝉鸣,黯然古涧泉琤琤。

挑拢撚抹缓复急,远听近听如猿声。

我生飘泊何云萍,故国关山万里程。

君将三叠入吾耳,调中话出吾平生。

曲罢空歌舞笙鹤,直欲腾身归碧落。

形式: 古风

赠琴客陆元章

手持一枚寒水晶,十指击戛如玉鸣。

曲弹白雪阳春调,调有高山流水声。

松梢鹤唳恰夜半,寒烟寂寂风泠泠。

纸衾瓦枕冷如水,展转无梦睡不成。

起来搔首抚一阕,吟罢满山秋月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