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乐平傅知州初庵

一代风流独老庵,再扶道脉起东南。

家声可与诸洪继,易学曾同小阮参。

昼锦羡君荣世胄,寒毡容我坐清谈。

愿为药笼中间物,才匪芝苓愧不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一代杰出人物独自在老庵中度过晚年,再次振兴道学于东南之地。
家族名声可与诸洪家族相媲美,易学研究曾与小阮有过交流切磋。
羡慕您如锦绣般显赫的家族,寒冷的冬夜愿与您共论清谈。
我愿成为您书斋中的寻常物件,才学虽不足比肩芝兰,但也感到羞愧。

注释

一代:指某一时代。
风流:杰出人物,有才华的人。
独老:独自一人。
庵:小庙或修行之处。
再扶:重新振兴。
道脉:学术或信仰的传承。
东南:方位,这里可能指中国东南地区。
家声:家族声誉。
诸洪:姓氏,这里代指有声望的家族。
易学:中国古代哲学之一,研究变化和自然规律。
小阮: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以其易学成就知名。
参:参与,交流。
昼锦:比喻显赫的家世或地位。
世胄:世家子弟,有权势或显赫的家庭出身。
寒毡:寒冷的毛毯,比喻清贫的生活或环境。
清谈:高雅的谈论,不涉及世俗事务。
药笼:书房,藏书之处。
中间物:普通的物品,无特殊地位。
才匪:才学不足。
芝苓:中药名,象征高洁之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陆文圭的作品《代上乐平傅知州初庵》。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傅知州的敬仰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赏。首句“一代风流独老庵”描绘了傅知州在年迈之际仍保持风流儒雅的风采,寓居于简朴的庵中。次句“再扶道脉起东南”则赞美他对于儒家道统的传承和在东南地区的影响力。

“家声可与诸洪继,易学曾同小阮参”两句,进一步强调傅知州家族的声誉和他在易学上的深厚造诣,将他比作与诸洪(古代学者)并肩的人物,甚至与小阮(阮籍,三国时期名士)相提并论。诗人羡慕傅知州显赫的家族背景和他在世间的荣耀,同时也欣赏他的清谈之才。

尾联“愿为药笼中间物,才匪芝苓愧不堪”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成为傅知州学问之中的有益补充,但自谦才德不如芝草、茯苓这样的良药,流露出对傅知州的敬仰和自我期许。

整首诗以赞颂傅知州的学术成就和个人品质为主,展现了诗人对前辈学者的崇敬和对自身学术追求的谦逊态度。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代和翟知事舟中寄登光阳楼诗韵

登临送目际天涯,人物风流胜永嘉。

已溯清流乘画鹢,尚留醉墨看涂鸦。

长空黯淡吹云叶,别浦微茫蹴浪花。

老守江城闲兀坐,秋宵短梦苦思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句容赋归

谁教老子误诸君,幸自庵中卧白云。

旧令尹非新令尹,今将军是故将军。

相知自谓乐莫乐,一见不如闻所闻。

逋客急须回俗驾,北山早已有移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史药房寿与东坡同日

日月同生岂偶然,声名不减雪堂仙。

岷峨西去八千里,苏史相望二百年。

赤壁旧矶如昨否,李生新曲至今传。

祝公寿比南飞鹤,共结梅花岁岁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四月八日偕张菊村邓匪石洪乐闲游城西诸寺以山高水长分韵得长字

门外青山寺,西行半里强。

童分泉茗洁,僧供饭蔬香。

地僻红尘静,心闲白日长。

少年馀气习,棋酒愧疏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