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兴济道中

火云如伞横河曲,河水熇熇不能绿。

舵楼罢饭凌空阔,树荫斜矶见鸥浴。

拍鸥矶上何閒閒,蝉声自在高树间。

树边烟气动茆屋,屋外疏花摇水田。

隔烟乱棘如初筱,翠尽湖光出明皎。

行帆转屋向湖去,绕屋飞来有孤鸟。

鸟飞过水投树中,树叶槭槭天初风。

风吹到船荡衣袂,衣纹水影相瀜瀜。

微吟振水水声远,吟罢听蝉声渐断。

残云照水转生碧,斜日当船忽含晚。

日落未落月上樯,停船树底风益凉。

鸥都散尽蝉都寂,但见流萤数点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兴济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火云如伞横河曲”,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夏日炽热的云彩如同巨伞般横跨在弯曲的河流之上,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壮丽的景象。接着,“河水熇熇不能绿”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河水在烈日下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一种沉闷的状态。

“舵楼罢饭凌空阔”描绘了船上的生活场景,舵楼上的船夫在休息时眺望远方,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树荫斜矶见鸥浴”则将视线转向岸边,描绘了一幅鸥鸟在树荫下的悠闲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接下来的几句“拍鸥矶上何闲闲,蝉声自在高树间”,通过对比鸥鸟的悠闲与蝉声的自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树边烟气动茆屋,屋外疏花摇水田”描绘了树木、茅屋、花朵与水田之间的相互映衬,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隔烟乱棘如初筱,翠尽湖光出明皎”则通过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湖面的明亮与清澈,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

“行帆转屋向湖去,绕屋飞来有孤鸟”描绘了船只在湖面上行驶的情景,以及一只孤独的鸟儿围绕着船只飞翔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鸟飞过水投树中,树叶槭槭天初风”通过鸟儿的动作与树叶的摇曳,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风吹到船荡衣袂,衣纹水影相瀜瀜”描绘了微风吹拂,船身轻轻摇晃,衣袂随风飘动,水面倒映着衣纹与光影,形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微吟振水水声远,吟罢听蝉声渐断”通过诗人的微吟与水声、蝉声的交织,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残云照水转生碧,斜日当船忽含晚”描绘了夕阳西下,残云映照在水面上,呈现出一片碧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日落未落月上樯,停船树底风益凉”描绘了日落之后,月亮升起,停船在树下,感受到更加清凉的夜风,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凉爽。

最后,“鸥都散尽蝉都寂,但见流萤数点光”描绘了夜晚来临,鸥鸟散去,蝉声消失,只有几只流萤在空中闪烁,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诗人的深情。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青县道中

沧南青北道逶迤,一望平芜天四垂。

丛树绿馀霜重后,远帆红见日斜时。

路虽多改看犹熟,村不能名想可知。

畅好乡音来满耳,恨无人识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青县经废墓吊之以诗明孝宗张皇后之父鹤龄葬所

前朝戚里剩荒茔,荆棘铜驼感不胜。

一片夕阳翁仲语,冬青霜冷十三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青县道中

水塌逃亡屋,舟从屋上过。

中条循吏少,故道九河多。

抱木人餐酪,封桩粟化螺。

舂陵传乐府,我亦和哀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泊青县

何处西山展画屏,遗踪还问峭帆亭。

此邦果有出蓝誉,绕郭垂杨一色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