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吕梁洪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功绩。开篇即以“洪流昔怀襄,区域信茫昧”描绘出洪水泛滥、土地荒芜的景象,接着“斯民靡宁居,婴此昏垫害”点明人民生活困苦,饱受洪水之害。随后诗人转向对吕梁洪的描述,“吕梁塞冲波,滔天势横溃。怒霆斗铿訇,飞瀑泻澎湃”,生动展现了洪流的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接下来,“神哉夏先后,敷理乘四载。沛然导东注,下与百川会”赞颂了古代先贤治理洪水的智慧与勇气,他们顺应自然规律,疏导水流,使得洪水得以有序排放,与众多河流汇合,恢复了大地的安宁。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伟大设计,认为吕梁洪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例证之一。
最后,“扁舟□奔流,涉历今已再。水师身手捷,径渡良足快。缅怀胼胝劳,遗迹远犹在。伟兹疏凿功,万世终永赖”表达了对古代治水工程的敬仰之情。诗人回忆起当年人们为了治理洪水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这些努力虽已过去,但留下的遗迹仍然可见,而这项伟大的疏浚工程所带来的福祉将永远造福后代。
整首诗通过描绘吕梁洪的壮观景象和古代治水工程的辉煌成就,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人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传统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