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

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夜里睡梦中不知外面下了雪,醒来只觉窗户格外明亮。
花瓣堆积如一尺厚,月光洒落,照亮了深夜的庭院。
草木在雪的覆盖下分不清深浅,田间的土埂高低都显得平整。
饥饿的百姓无需抱怨,首要忧虑的是边疆的战事。

注释

睡:熟睡。
惊:猛然惊醒。
窗户明:窗户格外明亮。
飞花:飘落的花瓣。
厚一尺:堆积得很厚。
和月照:与月光一起照亮。
草木浅深白:草木被雪覆盖,颜色变得白茫茫。
丘塍:田野上的小山丘和田埂。
高下平:不论高低都显得平坦。
饥民:饥饿的民众。
莫咨怨:不要抱怨。
第一念:首要考虑。
边兵:边疆的军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深夜的雪景。开篇“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表达了诗人在沉睡中不知外面的雪已经覆盖了屋顶,只是在梦醒时发现窗户变得异常明亮,透露出窗外的雪光。这不仅展示了雪的突然和纯净,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则进一步描绘了雪的深度和夜晚的宁静。这里的“飞花”形象化地表达了雪花纷飞的场景,而“厚一尺”则实实在在展示了雪的深度。同时,“和月照三更”让人感受到诗中时间的流逝与安静,夜色之下,雪光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描绘了雪后的自然景观。这里,“草木浅深白”表现出了不同植物在积雪下的变化,而“丘塍高下平”则是对整个雪后山丘地形的概括,表达了一种恢弘而又和谐的景象。

最后,“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则带入了社会和政治的思考。诗人通过“饥民莫咨怨”的字句,暗示了对贫困百姓命运的关怀。而“第一念边兵”则表达出对国家安全的担忧,以及对于守卫边疆士兵的敬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融入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蒙杨廷秀送西归朝天二集赠以七言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棘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

竞誇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贾客传。

我似岑参与高适,姓名得入少陵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蜡梅

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妆。

应嫌脂粉白,故染曲尘黄。

缀树蜂悬室,排筝雁著行。

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其三)

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

晓穿曲径千林去,晚度危桥一木支。

不避春寒来得得,只缘人望故迟迟。

无钱可办罗浮醉,报答春光只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其二)

立马黄昏绕曲池,几回踏雪问南枝。

不应春到花犹未,定恐寒侵力不支。

陇上已惊传信晚,樽前只想弄妆迟。

临风不语空归去,独立无憀自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