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

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妆。

应嫌脂粉白,故染曲尘黄。

缀树蜂悬室,排筝雁著行。

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春交接时节的蜡梅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蜡梅不屈柔弱、独自开放的品格的赞赏。

“破腊惊春意”,“破腊”指的是冬天的严寒开始减退,“惊春意”则是说蜡梅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生机,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表明了蜡梅在严冬之际便勇敢地绽放,展现了一种不畏惧寒冷、勇于表现生命力的精神。

“凌寒试晓妆”,这里的“凌寒”是说蜡梅能够承受严寒,而“试晓妆”则指的是早晨轻薄的霜雪,这两句突出了蜡梅在严寒中依然开放,展现了它不畏惧冷酷天气的一面。

“应嫌脂粉白,故染曲尘黄”,这两句是说人们可能会觉得蜡梅原本洁白如脂粉的花色太过单一,所以自然界似乎有意让它们在风中沾染了些许尘土,使之呈现出淡黄色的光彩。这既是对蜡梅自然美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一种诗人对于自然无需修饰便自有天然之美的审美情趣。

“缀树蜂悬室,排筝雁著行”,这里“缀树”指的是蜡梅开在枝头,“蜂悬室”则是说蜜蜂在花间飞舞,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而“排筝雁著行”则形象地描绘了蜡梅花瓣如同筝丝,白鹅(这里借指蜡梅)轻盈地落在这些“筝丝”上。这两句通过对蜡梅与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和谐共处进行细腻刻画,强化了诗中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这里的“团酥”指的是蜡梅花瓣轻柔如同乳酪一般,“凝蜡”则形容花朵坚韧而不易凋谢。全句意在强调蜡梅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天然散发的香气难以模仿,既是对蜡梅自然香气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天成之物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蜡梅在严寒中的独特韵味,更是诗人内心对于坚韧不拔、自然无华之美的赞颂。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其三)

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

晓穿曲径千林去,晚度危桥一木支。

不避春寒来得得,只缘人望故迟迟。

无钱可办罗浮醉,报答春光只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其二)

立马黄昏绕曲池,几回踏雪问南枝。

不应春到花犹未,定恐寒侵力不支。

陇上已惊传信晚,樽前只想弄妆迟。

临风不语空归去,独立无憀自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其一)

文章仙伯记仇池,每想横斜竹外枝。

未放柔柯攒玉雪,稍看红蒂染燕支。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把酒问花花解语,定应催促要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大暑留召伯埭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絷。

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