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
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此诗描绘了一场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独夜嵩阳忆上仙"一句,设定了一个孤独而又充满思念的夜晚,诗人在嵩山之中回忆着那些已逝去的仙境和仙人们。"月明三十六峰前"则描写了那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嵩山三十六峰,让人仿佛能触及到那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着,"瑶池月胜嵩阳月"一句中,诗人提到了传说中的仙境瑶池,其月色之美更是超越了现世嵩阳的月亮。这不仅是在比较两者的景致,更是在表达对那仙界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人在玉清眠不眠"一句,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人间,但心灵却飘渺于那清净无为的境地,无法入睡。这里的"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仙界,是一种清静无为、纯洁至上的存在状态。诗人的不眠,不是因为失去了安宁,而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超脱了物质的束缚,他在追求那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深深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孤独,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深刻体验。
不详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源上拂桃烧水发,江边吹杏暗园开。
可怜半死龙门树,懊恼春风作底来。
毛羽曾经剪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任饶长被金笼阖,也免栖飞雨雪难。
出拥楼船千万人,入为台辅九霄身。
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
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