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县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秋时节独自骑马踏青,穿行于北山的小道上的景象与心境。诗人捕捉了自然界的清冷与寂寞,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美好山水的向往。
“起犯春霜一径寒”一句,设定了季节和环境,寒意浓重,彷彿可以感受到秋风的凛冽。紧接着,“清游乘兴约吟鞍”则透露出诗人独自出行时的心境,虽然孤独,但依旧保持着一份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享受。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恨”字蕴含深意,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现实无法相聚的无奈。而“尘外频闻山水宽”则是说尽管身在红尘,但心灵却能通过自然的声音获得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和宽广。
下片开头,“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进一步描绘了秋天山川的萧瑟与荒凉。这里的“旧痕”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而“湿危栏”则给人一种危险与不稳定的感觉,彷彿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岩头几处悬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则以奇特的景象结束了这首诗。这里的“悬冰”描绘了一幅惊人的画面,而“已作群羊化石看”的意象丰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时间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对自然界中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不详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拂衣去城市,信步踏晴泥。
草意春风蚤,松阴野日西。
语长忘路远,行近觉山低。
更欲迟来此,穿林听鸟啼。
策杖探幽胜,同登况二难。
江山双极目,宇宙一凭栏。
春色啼莺破,孤城拥浪寒。
遥遥烟霭里,犹作故宫看。
笑拂湖亭柳,春归客亦归。
塔云连岫暗,帆雨绝江飞。
老觉游非壮,癯应遁却肥。
有诗充古锦,尚不愧林扉。
禅栖投倦客,山雨起更阑。
窗叶散幽响,石林生峭寒。
洞深犹暗瀑,江远忽飞湍。
想像云萝外,应宜晓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