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策杖探幽胜,同登况二难。
江山双极目,宇宙一凭栏。
春色啼莺破,孤城拥浪寒。
遥遥烟霭里,犹作故宫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开篇“策杖探幽胜,同登况二难”两句,表达了与兄弟一同攀登高远之地,以策杖为伴,探寻隐秘之胜,体现出一种冒险求真的精神和对自然挑战的勇气。
紧接着,“江山双极目,宇宙一凭栏”两句,则通过“极目”和“凭栏”的动作,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望,将江山、宇宙尽收眼底的一种胸襟壮阔。这里的“双极目”指的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或高度去观察江山,而“一凭栏”则是将整个宇宙都纳入了视野之中,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万象的全景式把握。
下片“春色啼莺破,孤城拥浪寒”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画面。春天的美丽色彩被莺鸟的歌声所打破,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孤城拥浪寒”则展现了一个边塞孤城的萧瑟景象,城中之人在波涛汹涌的江水环绕下,感受到了春日的清凉与寂寞。
末尾两句“遥遥烟霭里,犹作故宫看”则透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怀。诗人远观那迷离的烟霭之中,依稀可辨出的是古代宫殿的轮廓。在这里,“烟霭”不仅是自然景象的一部分,更是历史沧桑的见证,诗人的心中似乎仍旧保留着对往昔繁华宫阙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江水、春色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古代遗迹的怀念,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历史感。
不详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笑拂湖亭柳,春归客亦归。
塔云连岫暗,帆雨绝江飞。
老觉游非壮,癯应遁却肥。
有诗充古锦,尚不愧林扉。
禅栖投倦客,山雨起更阑。
窗叶散幽响,石林生峭寒。
洞深犹暗瀑,江远忽飞湍。
想像云萝外,应宜晓色看。
别时黄菊映郊扉,转眼寒风刮毳衣。
丰瑞正当三白见,修程适自四明归。
因思水国银兼浪,胜看山乡玉作围。
老去羊羔总陈迹,坐毡犹喜客堪依。
依依莲社客,斗酒共相酬。
臭味语中得,荣名杯上浮。
世情馀百变,吾道合千秋。
肯信张平子,穷居但四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