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
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注释

银烛吐青烟,金樽(zūn)对绮(qǐ)筵(yán)。
琴瑟:比喻友情。
长河:指银河。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分离时的情感波动。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两句,设定了一种优雅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宴会氛围。银烛(银制的蜡烛)吐出淡淡的青烟,映衬着金樽(金器皿具)和绮筵(精美的席垫),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传递了一种高雅且略带哀愁的情境。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离的心情。琴瑟是古代乐器,也常用来比喻朋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诗人在离开宴会之地时,不禁思念起那琴瑟般美好的友情,而别路(分别的道路)又绕过了山川,这些自然景物似乎也在默默见证着他们的离别。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则是对夜晚自然景观的描写。明亮的月光被高大的树木遮掩,而那绵长的大河仿佛消失在清晨之前的天际。这两句诗通过对月、树和河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有些许凄凉的夜景。

最后,"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别离之后,何时才能再相见的无尽怀念。悠悠的洛阳城外道路,是朋友分手之地,而“此会”指的是这次难得的聚首,“在何年”则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渴望。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人别离时的深情与怀念。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

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客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