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其二)

扁舟达夜行,明月出天际。

一见紫云城,再见龙津第。

遥水落风花,微香吹月桂。

风月涌金波,漾漾激湍逝。

激湍自快心,磷石多为厉。

寄语操舟人,滩高应少憩。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乘船航行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水波、花香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扁舟达夜行,明月出天际”,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的扁舟在广阔的天际中缓缓前行,明月从远处升起,照亮了整个旅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

接着,“一见紫云城,再见龙津第”两句,诗人通过“紫云城”和“龙津第”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仿佛引导读者穿越了不同的空间,感受着不同地点的独特魅力。

“遥水落风花,微香吹月桂”描绘了沿途的景色,远处的水面似乎落下了一片片风中的花瓣,而月桂的香气轻轻飘过,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芬芳。

“风月涌金波,漾漾激湍逝”则将视线拉回水面,随着风与月的交织,金波荡漾,激流不息,动态之美跃然纸上。

“激湍自快心,磷石多为厉”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激流虽然令人兴奋,但也隐藏着危险,磷石可能成为旅途中的障碍。

最后,“寄语操舟人,滩高应少憩”是对舟行者的关怀与提醒,希望他们在面对高滩时能适当休息,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其三)

行春出邬子,湖光带草青。

忽逢素心人,寄书到芳汀。

展书试一读,由来是化经。

纷纷仙佛辈,驻世亦百龄。

别有长生诀,谁当为唤醒。

显显远游篇,真筌宜细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其四)

望望湖上春,山水自不恶。

山色足烟花,水光通冥寞。

中有柴桑翁,高踪随所托。

遐心物外栖,浮云天际薄。

企仰空多年,颜厚增惭怍。

往者来可追,归哉城北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望白云山有作

跻攀复跻攀,遥望白云山。

树色添新绿,花光带旧寒。

崔嵬俯瞰城头近,画图一幅玲珑甚。

轻烟薄霭染诸峰,云容雾态看无尽。

忆昔开山安期翁,诛茅结屋翠微中。

药炉九转真丹就,金阙千年姓字封。

仙踪一去三山外,芳流空有灵泉在。

苍藤古木几经秋,梵宇禅宫相晻霭。

禅宫梵宇复荒凉,野草閒花只自香。

满涧芝兰无去采,深山麋鹿有来场。

地补东南缺,天开邹鲁文。

日月大明常普照,山河完气几时分。

光华晻映岩崖石,精采流辉成五色。

坐啸天风处处春,行歌云水湾湾碧。

天风云水几徜徉,贝锦南箕争哆张。

止棘青蝇随气候,高冈苞凤集朝阳。

只今风雨年年好,桃李经春花发早。

古壑依依长绿苔,王孙冉冉游芳草。

人去人来春复春,一回一望一伤神。

且将心上无穷事,付与山中一片云。

形式: 古风

雨中见桃花

祥云来自蓬莱山,吹落长空分五色。

东方日出映成霞,烂熳一天流八极。

忽忽春阴瀰海宇,中间黑者为濛雨。

青黄赤白尽随风,飞入千山作红紫。

红千紫万斗嫣妍,前溪后溪春可怜。

东皇更欲将春去,纷纷零落碧湾边。

碧湾一路香风远,桃花流水春光软。

伤春年少贵游郎,浥露冲云歌婉转。

歌声雾里隔溪闻,尽道红黄半已匀。

不惜花间沾湿好,只恐花飞减却春。

从来赏春须及早,上林似锦春将老。

寄语春风陌上人,寻花问柳从吾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