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其四)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翻译

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注释

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
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
即谓汴京己入深秋。
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有时排列成一字,故称雁字。
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
人情:风土人情。
“兰佩紫”两句: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黄菊。
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重阳的画面。"天边金掌露成霜"以金掌状的露珠凝结成霜,象征着夜深天寒,渲染出浓厚的秋意。"云随雁字长"则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寄托了游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绿杯红袖称重阳"写出了节日的气氛,绿酒和红衣映衬着重阳佳节的热闹,然而"人情似故乡"一句,暗示了词人心中更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重阳本是团圆之日,但词人却感到异乡的人情冷暖不如故乡。

下片"兰佩紫,菊簪黄"描绘了佩戴兰花和菊花的习俗,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词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殷勤理旧狂"表达了词人试图借酒浇愁,找回过去的狂放不羁,然而"欲将沈醉换悲凉"又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悲伤。

最后,"清歌莫断肠"是对美好歌声的赞美,同时也是对无法排解的哀愁的自我安慰,希望歌声能暂时抚慰他的心痛,但又提醒听者不要因此而过于伤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日重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常感慨。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其五)

晚妆长趁景阳钟,双娥着意浓。

舞腰浮动绿云浓,樱桃半点红。

怜美景,惜芳容,沉思暗记中。

春寒帘幕几重重,杨花尽日风。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三)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两同心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更漏子(其二)

柳间眠,花里醉,不惜绣裙铺地。

钗燕重,鬓蝉轻,一双梅子青。

粉笺书,罗袖泪,还有可怜新意。

遮闷绿,掩羞红,晚来团扇风。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