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
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
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
从兹归故土,勿作失群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归乡之情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一句,设定了诗歌的意境。这里的“散发”指的是悠然自得地在树林中漫步,而“松风入太清”则是说松树间吹拂而过的风,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进入了一片净土。
接下来的“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秋天的氛围。山中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宽广,可以容纳下那渐浓的暮色,而落叶则在风中轻轻地飘落,发出悦耳的秋天声音。
“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这两句诗,则将山中的宁静与世间的喧嚣形成对比。外面的世界虽然狭窄而危险,但在这里,却是云雾缭绕,草木随风起伏,一片祥和。
最后,“从兹归故土,勿作失群鸣。”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去的愿望。同时,也在告诫自己不要像失群的鸟一样孤独哀鸣,而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不详
物力孤穷甚,无由蔽草庐。
抱疴明盛世,丐食兵荒馀。
马革藏身拙,鸱夷报主疏。
勉哉吾二子,太岁易消除。
整驾俟明发,逶迤历险途。
天形逼峰尽,地势入溪无。
树绕圆潭密,云横叠障孤。
谁怜后时者,六月未南图。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致政惭轻举,为樵亦易穷。
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
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
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