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院夜坐

吏散车马寂,月色东城上。

敛衣高堂坐,重门静无响。

文奏屏在箧,朱墨委虚幌。

檐影望参差,霜气纷荡漾。

耳目幸无役,心意多遐想。

园庐日应敝,萝茑春还长。

况兹纲纪地,王事方鞅掌。

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察院夜坐》,描绘了夜晚官署寂静的景象和诗人心境的闲适与深思。首句“吏散车马寂”写出了官署下班后,人声马蹄声俱寂的宁静氛围。接着,“月色东城上”点出时间,月光洒满东城,增添了清冷的气氛。

“敛衣高堂坐,重门静无响”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高堂之上,连门窗的轻微声响都消失了,显得格外静谧。他打开书箱,看到文案堆积,但朱笔墨迹已闲置,暗示了公务的繁重与暂时的闲暇。

“檐影望参差,霜气纷荡漾”通过描绘屋檐下的光影和室外的霜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和诗人内心的思绪起伏。接下来,诗人庆幸自己耳目暂无烦扰,可以进行遐想。

“园庐日应敝,萝茑春还长”暗指家园的荒芜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作为官员,“况兹纲纪地,王事方鞅掌”提醒他当前职责在身,政务繁忙。

最后,诗人以“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归隐田园的渴望,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官署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期待,寓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3)

袁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 字:景文
  • 号:海叟
  • 籍贯: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淮安道中

花明野馆静,树暗流莺语。

行云千里来,凌乱伤心绪。

伤心复何事,家在江南渚。

日暮莫回头,脉脉江南雨。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适扬州

淮海表兹郡,东南诚要津。

近代亦雄藩,亲王莅斯民。

荆吴自兹入,燕赵亦来臻。

舟车无停运,孳货若丘坟。

冠盖充廛里,歌吹咽城罝。

美酒既如渑,粱肉夹道陈。

休养近百年,富庶难具论。

大道无恒处,荣悴每相因。

风烟一披拂,奄忽同埃尘。

空屋啸蹲鸱,崩垣走惊麇。

帟蒲交四野,骴骼俨若新。

贵贱不复知,贤愚安能分。

予有山阳遣,经过属秋辰。

凭高肆遐览,落日无行人。

欲继芜城作,薄劣愧参军。

形式: 古风

京师归别业

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

游丝牵木杪,孤莺鸣水滨。

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

遥遥千里途,岂复念苦辛。

欣然入场圃,儿女各来亲。

当轩释负檐,拂去衣上尘。

老夫行役久,归来志复伸。

陶潜爱清风,张生思故莼。

援笔为此诗,示我邻里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新得溪上茅屋

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

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

展转及衰暮,始见此门楣。

徒壁类司马,上漏似原思。

既无陈平席,岂有董生帷。

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

迢迢白沙冈,当户势逶迤。

遥遥秋浦波,临轩散涟漪。

翻蜚野鸟群,参差灌木枝。

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湫隘诚可哂,欣幸方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